吳啟聰:華人票怎樣才值錢?
馬華前總會長敦林良實站出來挑戰首相納吉了!對馬華而言,又如何?即便馬華現任總會長廖中萊也站出來挑戰納吉,馬華全體退出國陣,又如何?難道馬華因此就能重拾華人支持,繼續在我國政壇佔一席之地嗎?大家都心裡有數:不可能。
客觀分析,馬華若然退出國陣,非但無法重拾華人支持,甚至連原有的馬來票也會跑到一張都不剩。原因很簡單,華人既然有行動黨可以投,為何還要投馬華──就算馬華退出國陣;一旦馬華退出國陣,巫統的馬來支持者根本沒有必要再投馬華。試問各位聰明的華人,馬華除了留在國陣,還有其他路可走嗎?
然而,即使馬華留在國陣,亦是死路一條,滿滿的華人選區,比炭還黑,莫說要突破現狀,能夠維持現狀都已經是近乎不可能了。下屆大選一來,馬華還有多少“剩算”?大家心裡有數。屆時馬華堂堂百萬黨員大黨,政治影響力形同空氣,馬華嗚呼哀哉。
同時,華社就能過上好日子了?非也,華社用選票只教訓了馬華,卻未能動到巫統一根寒毛。須知從308到505,同樣的選區劃分,同樣的選民結構,巫統竟然增加了9個國會議席,重奪霹靂、吉打兩州政權,可見巫統氣焰不降反漲。如今希望聯盟一盤散沙,火箭月亮反目成仇,還有望攻下布城嗎?
待價而沽
價高者得
華社的最終命運,會落得“執政黨認為不可能爭取,在野黨認為不需要爭取”,兩頭不到岸的下場。如果說這個就是結局,那麼馬華和華社其實是抱著一起輸。
坦白說,24%的華人人口,雖然只居少數,但如果要充分發揮政治影響力,並非集中火力於倒向其中一方,而是要站在中間線上,待價而沽,價高者得。不要特別傾向於任何一方,只看哪邊對華社釋放比較多善意,就成全哪方上台執政。唯有在這種模式下,朝野的馬來政黨才會有興趣競爭華人票,華人票才會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