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生仅占约10% 友族撑起敦化华小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华裔生仅占约10% 友族撑起敦化华小

独家报导:刘淑美
独家摄影:依哲
(士毛月8日讯)“我们是友族,但我们都是华小生。”



坐落在雪州峇玲珑(Beranang)的敦化华小原本渐失学生来源,在近年接收许多非华裔学生,让其得以继续维持。

目前该校共有160名学生(包括幼儿班),其中109名是巫裔(68.13%)、31名印裔(19.37%)、16名华裔(10%),及另8名(5%)是其他种族的学生,非华裔生占约90%。

由于该校由三大民族学生所组成,学生们得以从小与不同种族的学生相处和学习各自语言。



《中国报》到访期间,正是下课时间,学校各角落尽是各族学生组成的小群组,让人误以为进了国小,大家也习惯看到华裔学生就讲华语,看到巫裔学生则参插马来文和华文,大家交流融洽和谐。

非华裔生拥华文名

看到有外人到访学校,原本好动活泼的学生也显得害羞,但学生们都礼貌地点头,并一个接一个嚷着“早安”、“你好”,向记者打招呼。

进入其中一个班级时,还未掌握好华文的巫裔和印裔学生,在记录笔记时确比华裔生辛苦,但他们脸上依然挂著灿烂笑容和努力的目光,一横一直地努力记起老师要求记录在簿子的生字。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非华裔学生都拥有华文名,当《中国报》摄影要求他们书写本身华文名字是也不成问题,整齐有形的汉字马上出现在眼前。

董事部早年补贴车资招生
非华裔生近年增加

担任峇玲珑敦化华小董事长约20年的黄时民坦言,该华小尽管曾面对搬迁,但都不曾离开峇玲珑,至今至少有百年历史,非华裔生是近年才逐渐增加。

忆起董事部早前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报读该校,还自掏腰包聘巴士载送学生上下课,并协助补贴部分车资,因当时全校学生人数少得可怜,董事部唯有绞尽脑汁协助招生。

黄时民笑言,60年代,该校学生非常多,惟当地四周都是马来人保留地难以发展,村民纷纷往外迁移和工作,华裔居民逐年减少。

“一些家长认为我校建设不完善,将孩子送往士毛月华小,其实本校学习环境非常舒服,简直可被誉为‘天堂学校’。”

他笑言,巫裔学生就读华小是要学习华语,华裔生与友族同学相处过程中也可学习国语。

华裔外迁学生减

峇玲珑敦化华小位于雪州边境,距离吉隆坡逾50公里,但与森美兰仅1公里之隔。

早年,当地因乡土派别观念而创办2间相邻,且各自为政、以福建方言授课的私塾学校,后来才合并及命名为“敦化学校”,在60年代左右迁入现址。

随着当地华裔人口逐渐往外迁移,加上距离不到10公里就是士毛月新民华小和士毛月新村华小,华裔家长都将孩子送入两校就读,敦化华小学生来源减少,仅靠非华裔学生支撑。

敦化华小每年级只有1班,1年级共有30名学生,只有1名华裔生、2年级则有21名非华裔生和1名华裔生、3年级有20名非华裔和5名华裔生、4年级有13名非华裔和2名华裔生、5年级有20名非华裔和2名华裔生,及6年级有17名非华裔和4名华裔生。

该校明年将迎来26名新生,但只有2名华裔生。

学生国文比华文强

敦化小学虽是华小,但学生国文水平向来比华文水平高。

掌校2年的校长曹聆英指出,友族家长认同华小办学方针,都乐意将孩子送往该校就读。

她说,该校备有幼儿班,但每年只能收取25名学生。

她指出,非华裔生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不能从旁协助,只有少数学生直接将孩子送往补习中心。

“学生成绩不错,除了华语作文及格率达53%,国文、英文、数学等科目及格率达80至90%,数学更100%及格。”

峇玲珑敦化华小占地逾3亩,空间非常宽阔,拥有大草场让学生活动。

同时,为了配合非华裔学生的饮食习惯,该校食堂主要由巫裔经营。

孩子学华语家长自豪

“孩子能学华语,友族家长们都非常自豪!”

令人鼓舞的是,敦化华小近年尽管面对学生来源短缺,却有许多友族家长将孩子送入该校就读,得以让这所华小继续“屹立不倒”,报读的非华裔生也有增无减。

据了解,敦化华小隔壁是间国小,毗邻也有许多宗教学校,但友族家长觉得华小老师教学有耐心兼细心,也认同华小办学理念,且认为孩子多学一种语言在未来可带来一定的优势,因此都坚持让孩子入读华小。

华小老师严而不厉,面对不谙华语的学生都会耐心指导。

苏吉拉(35岁)的8岁女儿莎莎目前在敦化华小就读二年级,5岁女儿也已报名该校,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文教育。

她坦言,学习华语时是件非常棒的事情,因此对于女儿能掌握华语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主动要求读华小

“我们都是自己要求入读华小,多学一种语言和认识更多朋友!”

其中3名友族学生,就是即将毕业的爱莹和哈利及8岁的莎莎,坦言是自己主动向父母要求进入华小读书,只因自己喜爱华文。

值得一提的是,3名学生全程用流利华语,与《中国报》记者沟通,一些学生因在华人社区长大,说话口音也带有“广东腔”,尾音中都会有“啊”、“啦”的字眼出现。

他们受访问时指出,学华语可亲身了解华裔生活,虽然学习过程非常辛苦,尤其是华语咬字需很标准。

他们指出,在家也会阅读华文书刊或参考书和中文电视节目,家人也支持他们。

对于即将毕业的爱莹和哈利而言,尽管升上中学后未必能接触华语,但他们会主动和华裔生交朋友,绝不会让学了6年的华语白白浪费,也会主动和邻居以华语沟通。

老师额外辅导助掌握华语

峇玲珑敦化华小的非华裔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和书写整齐有形的汉字,背后功劳必是默默授课的老师们。

该校老师们都与学生相处融洽,学生们也以优良的学术和课外活动表现,报答老师恩情和栽培。

刚从其他学校转来敦化华小执教的刘月英指出,她会召集成绩不错的学生协助成绩稍差的学生,学生们也会主动帮忙。

她指出,可能年纪尚轻,各族学生的适应力很强,每逢看到友族生,都会以对方语言交流。

“一些友族父母因华语非母语,难以从旁协助孩子完成课业,而向老师求助。”

该校副校长曾观凤指出,非华裔生的华语基础不如华裔生稳扎,但老师们会在课余为他们进行额外辅导。

她指出,每个学生的天分各异,可否在短期内掌握好华语也得看学生本身的“心”、努力、毅力和天赋。

她说,该校多年来都不曾面对纪律问题,大家都相处愉快。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