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离别,雨点来相送!
报导:荣固
摄影:潘嘉威
原本没来,后来来了,摄记很尽职,想跟“江鱼仔船”凌晨出发,拍摄渔家劳作,但当地人说:你一上渔船,怎可乱动,怕影响捕捞作业,何况又要顾及你的安全,而且凌晨天未亮海茫茫,未必能拍到什么动人画面。想拍渔船,必须找多另一艘船,两艘船有点距离,才能拍到全景。
后来,虽未随渔船出发,却也探听到一点江鱼仔船的历史演变。
从前,出海捕江鱼仔,总是两艘船一起出发,一艘撒网捕鱼,一艘生火煮鱼。离开海水的江鱼仔不易保鲜,要马上加盐水煮,才能防腐。
两艘仿如夫唱妇随,或兄弟并肩拼搏。
说起邦咯岛的从前,总离不开海水与鱼。邦咯海岛节以“岛民剧场”为序幕,利用虚构人物“阿鹰”浓缩讨海人的悲欢离合,出海捕鱼,不过求个满载而归,然而,有时事与愿违,风浪、海盗中途拦劫,希望落空,化成海上泡沫!
经历惨痛折兵损将的阿鹰一度消沉,直到听闻海鸟的鸣叫以及海洋的呼唤,阿鹰决定再次扬帆出海……
这正是讨海人的精神。
70年代小学华文课本有读:“天那么黑、风那么大,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听狂风怒吼、真叫我们害怕……”不就是侧写渔民的血泪。
在那艰苦的年代,或许物资匮乏,但满溢人情味,有岛民说出他们的童年,不用买鱼,有渔船归来,小孩上前,摊开十指,能夹到几尾,就夹几尾鱼回家。
时光倒流到童年
“你知道吗?邦咯岛地图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有头有双翼有双脚。从前,岛上住满蝙蝠,白天就蜷缩著身体躲在香蕉叶叶丛里睡觉,小时候,我们就捉来玩。”参加海岛节“人文导览”活动,跟随岛民海龙走,他不只介绍岛上百年古井、会馆、造船厂等人文地图,还介绍了自己的童年。
走在街上钻入“环保站”,又有岛民介绍岛上的环保运动。海岛节期间,这里还附设“童玩童谣学乐坊”,摆满旧时,甚至绝迹的小玩意,还有废置船板改装成的小木马。人称韦老师的韦远进,是名退休校长,就在这里唱着一首又一首的童谣及民谣,声音带点沧桑,有种岁月悠远的余韵,非常有感情!
其中有首《新年头灶脚作息》,描述新年期间厨房忙碌、糕饼飘香的热闹情景,“Kuih kapit、蜜蜂巢、Satay鱼…”这首据说是邦咯岛专有的民谣,岛民爱吃的新年小食,全出现在歌词中。
每回经过“回收站”,总会看到他向民众介绍歌谣,或教人用铝罐做手工艺、棕榈叶编草蜢。就是这些岛民的敬业乐业,让人看到邦咯岛的人情味,以及愿意为家乡无私付出的热心。
岁月转变 人情味犹在
当然,事过境迁,渔业科技发展,大大减低出海捕鱼的风险,不过,岛上人情味倒是依然不减。
最后一日,午时赶到码头,邦咯岛的雨点却来相送,点点滴摘,扑面而来,在棚廊中避雨,巧遇“美门”团队,其中有坐轮椅出游的,问这趟旅游,感觉如何?
他们答:“这里的人很友善,很有人情味,会主动帮忙,在大城市反而少见。”
坐进离别的船舱里,脑海里不禁荡起一首歌:“白浪滔滔我不怕,撑起舵儿往前划,撒网下水到渔家啊!捕条大鱼笑哈哈!”
讨海人家就这么从艰辛荒凉中走来,而未来,会是更壮阔的天地与海洋吧!
邂逅非偶然,岛上不“犀”奇!
原以为,犀鸟只在东马出现,要不是在“全民踩街”队伍里看到俊男美女扮成犀鸟游行,才发现邦咯岛也是犀鸟栖息地。
海岛节期间,时有烟霾来袭,前一天天晴气朗,第二天可能灰沉一片。在灰濛濛天空下,看到犀鸟飞过,身影和翔姿,直比鸽子、麻雀、乌鸦,耀眼几倍!想近距离接触,打听到它出没的地点,但忙于出席海岛节活动,没太多时间去追寻它的踪影。
几片面包,就能收买!
总感觉有点小遗憾,没想到在最后一天,下午就要回吉隆坡了,竟在转角处看见了它们的踪影,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它们一点都不怕生,任你观赏任你拍照!眼看摄记拍摄犀鸟,路旁主人家热心说:“只要你丢几片面包,它们就会一群飞来啄食!这些土生的,邦咯最常见,体形比较小。东马来的,体形比较大。”
原来,犀鸟在岛上并不稀奇。几片面包,就能“收买”,但在半岛实属少见,令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汪汪,打包!
没想到我们会变成“狗仔队”,清晨七点就坐在华人茶室等候“明星”出现!
之前听鸡饭档主说,这只狗每天准时在7.30至7.45am之间出现,给饭,并不马上狼吞虎咽吃光光,却啣著回家,有人尾随去看,发现它寄住在鱼寮里,养了一窝的孩子,打包回家,主要是为了喂孩子。
故事听来感人肺腑。
而且,这只母狗聪明得很,知道走直路回鱼寮,会惨遭其他野狗中途“抢劫”,懂得拐个弯,避开“狗强盗”。
7.30am,不多不少,我们等到它的出现,叼著打包的食物,绕个小弯往鱼寮长长的甲板走去,我们尾随在后,没想到我们鬼祟的行动,像似入侵地盘,意外惹来其他流浪犬的狂吠,立时禁步。不过,结局也只见到这只母狗在鱼寮暗处独自大快朵颐。诚如脑里先前也想过,这可是流传一阵子的事了,小狗长得快,恐怕老早独立离窝了。
摄记幽了一默,如果要拍这荡气回肠、母爱爆棚的画面,除非等这只狗再度怀孕!
望归航…
到鱼寮看晒江鱼仔,摄记拍了不少好照片,只是总觉得少了江鱼仔船码头卸鱼获的画面。于是向海产店老板娘要求,知晓有船上岸时,请通知我们。
没料到我们在海岛节活动中,接获报讯,赶到码头,船已泊好卸完鱼获。只留下一名印裔工人在旁休息,很好心的对我们说,还有第二艘船也快上岸了。于是我们在烈日下等归航,太阳虽晒,但海风习习,还满凉快的,于是,近乎望穿秋水之际,船渐渐在眼前现形,预备好,拍照……
等船泊好,答案,竟是一条也没有,那时我和摄记脑里都浮现好多问号????江鱼仔船其实也满大艘的,怎么可能?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出航未必代表每次有收获,有时真的空空如也,那油钱、人力的耗用,成本并不少,怪不得江鱼仔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