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程法师周金亮潘友来 3同窗笑说当年
(吉隆坡11日讯)继程法师、音乐人周金亮与《东方日报》总编辑(《中国报》前总编辑)潘友来,都是霹雳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1973年的毕业生,在骊歌响起后,3人不得不各分东西,并且怀抱各自的理想,在不同领域闯出一片绿茵天地。
继程法师、周金亮与潘友来在2015年迎来一甲子的人生岁月,而一个人庆生、庆祝友谊永固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却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同台对话方式,即“同窗”3人讲座,以逆着时光行走,把各自在人生路上谱写过的风景说给大家听。
此讲座是由1973华联同窗文艺基金主办,并由雪隆太平华联校友会、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紫籐文化企业集团、音乐通胜与凭舞台联办,于昨晚在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举行,吸引了约300名,来自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1973年校友及爱好文化的民众出席。
继程法师、周金亮与潘友来分别在佛门、音乐界和报界发光发热,他们尽管已60岁,但在讲座上还是一样有笑会闹也耍皮斗嘴的“小孩”,回忆当年求学时的相知相识。
各有专长
周金亮说,在他眼里,继程法师是循规蹈矩的学生,自小学就是演讲、作文、辩论比赛高手,可说是名扬太平;而周金亮在继程法师眼里,则是个有名气的学生,打乒乓打得好,也是漫画高手。
由于潘友来是名插班生,因此对于两人的印象不深,仅是合作出版文艺刊物;继程法师和周金亮则异口同声称潘友来为天才型作家。
出席讲座会有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理事长许锡辉、1973华联同窗文艺基金主席拿汀全德兰及雪隆太平华联校友会会长刘庆豪。
设基金推动校园文艺
今年恰逢60之龄,本地3位文化工作者,即继程法师、周金亮及潘友来,决定携手举行“同窗”3人行讲座,同时筹款成立“同窗文艺基金”,以推动校园人文事业。
潘友来也曾经担任《中国报》总编辑。他在周六举行的“同窗”3人讲座会上说,这项文艺基金,主要是能够在校园,长期推动文艺活动,以协助提升新生代人文素质与中华文化传承。
他说,同窗文艺基金将着重推动华裔学生,在文学创作及人文艺术方面的建设,其中包括预计在明年能够颁发2项同窗文艺奖,包括以中学生文学创作比赛为主的“文学奖”及表扬中学生艺术及音乐成就的“艺术与音乐”奖。
询及筹获款项的目标时,继程法师、周金亮及潘友来皆指没有认真去想,但感激一名“无名氏”善长仁翁,愿意捐出10万令吉给基金会,而继程法师也在场捐出1000美元(约4140令吉)给基金会。
因文字3人再聚首
尽管潘友来、继程法师及周金亮3人各走不同的路线,他们却有个共同点,即是从事文字方面的事业。
他们在中四那一年,开始着手筹备华文学会一份名为《一片绿茵》的文艺刊物,这对他们3人而言,又是另一段值得记住一辈子的开心求学日子。
他们在讲座上说,能在佛门、音乐界和报界发光发热,都因有颗坚持的心、永不放弃的精神。
曾经见证时任首相敦马哈迪革除时任副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以及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最近在内阁改组中革除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的潘友来,呼吁新闻工作者,要有个黑的不能写成白,白的不能写成黑的底线。
至于继程法师,则闲里偷忙,献上一杯老茶,为众学者提灯引路;周金亮则继续以歌感人。
新闻据实报导
★潘友来
在新闻界工作约40载,见证了国家、社会的重大变迁,尽管在担任多个报社总编辑时,都曾经遭到政府的“指指点点”,但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需要有个底线,即黑的不能写成白,白的不能写成黑。
中文报在华教工作方面,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不可让华教失守之余,也要求华社继续支持和捍卫中文报,因报纸是团结华社对教育的平台,同时团结也是力量。
懂得闲里偷忙
★继程法师
长期奉献于佛教文化、教育、弘法和修行,包括到海外主持佛学讲座等,为众学者提灯引路;这看似很忙,但其实,我是很闲的,若没有工作(主持讲座或弘法),就会在家沏上一杯老茶,闲里偷忙。
当时只因竺摩长老的一句话,激发了出家的因缘;长老说:“在马来西亚发心出家的青年很少,出了家肯研究佛学的更少!”就是这一句话让我的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出家的弘愿,令我决定出家,所以我去做少人做的东西,因少人做,就我一个,就算多了。
继续以歌感人
★周金亮
从初中二就开始写歌寄稿给当时很著名的丽风机构,尽管被该机构多次“打枪”,但还是与其他拥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继续弹著吉他唱歌给人听,并且在校外组织了一个乐团。
尽管在写歌、创作的路上,走得比较坎坷,但就是因为喜欢音乐,以及一颗坚持的心,以及感谢在学习音乐途中,遇到许多好的老师。
随后在学习古典音乐后,以音符和文学结合,让整个音乐领域,更加的丰富,继续以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