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友族我读华小(第九篇).父女皆在文化小学唸书 3姐妹与爸爸说华语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我是友族我读华小(第九篇).父女皆在文化小学唸书 3姐妹与爸爸说华语

报导/摄影:郑素瑾
来自甲市峇株安南印裔家庭的3名姐妹,自小都是以华语交谈,更视华语为她们的“母语”。



3姐妹的父亲孙德南(40岁,承包商),30年前在峇株安南的文化小学读过6年的小学,他的3名女儿芦茜(16岁)、拉伟妮(14岁)和米莎丽妮(12岁),如今也报读文化华小。

3姐妹自小受父亲影响,不但热爱华文,两年前还加入鸿安龙狮团,偶尔还会被派到外坡参赛。

在文化小学校长陈天兴和副校长郑敏莉协助下,该校6B班副班长米莎丽妮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由于母亲玛拉(38岁,清洁女工)不谙华语,她们和母亲以国语沟通,对着父亲时,自然把“频率”转去华语。



家族有异族通婚

“小时,我们也奇怪为什么我们是讲华语?3姐妹也接受华文教育,后来才知父亲是华校生,坚持把我们送到华校。”

米莎丽妮的一些亲戚中,有者迎娶华裔,也有嫁给巫裔,因此,表姐妹和堂兄弟等都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大家庭。

对本身在家中以华语沟通,她深感骄傲,也高兴能生活在这多元种族及文化的国土,因不管是任何节日,她们都“普天同庆”,四处“拜年”,特别是屠妖节,是该家庭最热闹的庆典。

米莎丽妮说,大姐芦茜和二姐拉伟妮升上中学后,仍不放弃华文,大姐更打算明年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报考华文科。

不补习读书靠自己

因家境不富裕,3姐妹从不补习,读书和考试全靠自己!

爸爸孙德南数学佳、大姐英语棒,二姐很会画画,因此,家中老幼遇到难题,自然找爸爸或姐姐帮忙。

米莎丽妮在课业上若有不明白,会问好友黄卓恩或找大姐解答,知道自己的华文理解较差,遇到难题,会先想到与她最亲的“会说话的字典”。

“我以大姐为榜样,她教了我很多东西;平时在家,妈妈虽完全不懂华文,但管教严厉,敦促我们做功课,希望我们能拿到好成绩。”

此外,玛拉说,在华校受教育的孩子,很有纪律,也懂得尊师重道,令她欣慰是,孩子回到家,都很有自律温习功课。

老师赞米莎丽妮课业出色

6B班级任老师蔡美音大赞米莎丽妮,不管在学术或运动,皆能兼顾,而且华文作文也比其他同学佳,是认真和好学的学生。

蔡美音说,非华裔生在华小读书并不易,但是,米莎丽妮为人好学,学业上有什么困难,都是靠自己克服。米莎丽妮也是该校的篮球校队成员。

她说,米莎丽妮在今年上半年的考试成绩,在36名同学中考到第7名,尤其是国文科最好,华文写作则拿到B。

“她在作文会用一些优美词汇,比起其他同学还好。”

询及今年的小六检定考试(UPSR)华语试卷的考题水平高,米莎丽妮的成绩会否受影响?蔡美音相信米莎丽妮能过关,甚至比其他华裔同学佳。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