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澄:舒缓都门的交通问题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碧澄:舒缓都门的交通问题

我国在独立前的英殖民地时期,即有马路品质优良、四通八达的美誉,至少是东南亚之冠。独立后,城市,尤其是首都发展迅速,交通改进、提升与建设,却往往赶不上实际需求,这是人口与车辆数目日益增加所造成的。



说交通部完全没有计划、建树,未免过于主观。不过其计划不够全面,进度有待改善,则是事实。半岛与砂沙两州相比较,半岛的桥梁与高速公路做得很好,砂沙两州乏善可陈,不容否认。首相有鉴于此,早些时候已答应在这方面加把劲,以息民怨。

半岛的交通建设,以大道、高架桥的铺设和增建为主,为减少车祸而立的几项新设备,以及在佳节期间交警出动打击超速、越车等违规或危险驾驶的行动,并规划收费打折的“建议行程时间表”,不见有特殊效果。硬体设备,做得还算积极,例如轻快铁和单轨火车路线不断延长,是个可喜现象。不过,仍须努力加强,与时并进。

对于吉隆坡市民来说,出门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大家面对的是严重堵车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吉隆坡周遭虽有轻快铁或单轨火车设备,但这些设备多受“先天”限制而出现有所不足的缺点:不但要换车,而且得以另一种交通工具前往有关车站,很不方便。



让更多人使用公交

交通部对于交通问题似乎已束手无策。交警人数不少,出现在繁忙公路上或经常堵塞地方的却少之又少。他们的任务似乎局限于抄牌、惩罚违犯交通规则者。吉隆坡市政局对于交通堵塞也一筹莫展,唯有视若无睹。巴士、德士专用道形同虚设。去年11月底,一夜间为市中心8条主要道路更换路名,显然不合时宜,也不是迫切需要,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另一方面,国家基建公司不从提升服务素质着手,减低故障率,提高准时度,而思量向乘客开刀──提高收费,日后将使居民在交通方面的花费(加上德士或巴士费)百上加斤,苦不堪言。

由于公交制度不便,首都居民大部分(八成以上)还是以私家车代步。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在大城市,特别是吉隆坡的马来西亚人,平均每天花2小时在车龙中,估计每年的生产力损失55亿令吉以上。

精神专科医生玛丽安指出,“严重堵塞的交通除了降低人们的生产率,更严重的是,它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影响司机的心理状态”。

让更多人使用公交,是现代政府一致的目标。我国有关当局,应更投入研究如何提高公交(火车和巴士)的便利,利惠人民。在公交设备还引人诟病的当儿,贸然实施“共车制”或征收“入城费”(当局建议2017年实行)都不实际,遭到大众极力反对,理所当然。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