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出走.阿雷基帕有故事的城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50歲出走.阿雷基帕有故事的城市

特約:多風



儘管阿雷基帕的大廣場充滿歐洲風情,它依然是座火辣辣的南美城市……

阿雷基帕(Arequipa)比我想像中美麗很多。

剛到的那個早上,我上去旅舍天台看風景,馬上被遠處圍繞這個城市的完美山形迷住。當天傍晚,我帶了相機上天台拍日落,有幾個房客已經坐在那裡談天,有位帥哥認出我:“妳不是在利馬那位嗎?”

原來我們在利馬住同一家旅館,后來離開阿雷基帕,又在普諾巧遇(那是后話)——看來到秘魯旅行的游客選擇路線大同小異,我的路線是利馬→納斯卡→庫斯科→馬丘比丘→阿雷基帕→普諾;他們則是利馬→印加→納斯卡→阿雷基帕→普諾→庫斯科。



名字來源眾說紛紜

阿雷基帕(Arequipa)名字來源眾說紛紜,有說它是蓋楚爾語:“是的,留下。”的意思。

話說當年歐洲人來到此地,問起地方名字,當地酋長誤解其意,說了這句表示歡迎的話;也有人說阿雷基帕是愛馬拉詞語“號角聲”,指的是風吹過海螺的聲音;另有人認為它的發音更接近愛馬拉語“高山背后”的意思。

不管阿雷基帕原意為何,當年歐洲人存心想把此處弄得像他們的故土,從廣場上的大天主教堂,便可體會歐洲人的思鄉情緒,這座白色的建築物比秘魯國內任何教堂更具歐洲風味。

至于我個人比較喜歡“花哩花碌”的建築風格,那雕樑畫棟、那萬紫千紅背后蘊藏了整個族群的愛惡和信仰,是我喜歡的南美格調。

博物院藏少女遺體

阿雷基帕是一個擁有很多故事的城市。

這座城市的博物院裡收藏著一位少女的遺體,這位年僅十三歲的女孩把自己奉獻給神,五百年來安靜地躺在冰封的安第斯山上,直到1995年一個爬山隊伍無意中發現她。

如果你來到阿雷基帕,別忘了探望少女緩妮塔,我總覺得她有許多話要述說給大家聽。

廣場手作大開眼界

儘管阿雷基帕的大廣場充滿歐洲風情,它依然是座火辣辣的南美城市,我尤其喜歡珊達卡特琳娜修道院明亮的牆色。

經過時間的沖洗,裡頭曾經發生的一切已經無關痛癢,我更在意的是像這樣的陽光燦爛早晨,修道院散發出一種安撫人心的寧靜,叫我流連不去。

往修道院東北方向走十分鐘,有一個叫聖法蘭西斯科的廣場,手作人集聚在這裡展示他們的作品,我特別鍾意艾力克的作品,只見他跪在地攤上敲敲打打,再用鉗子扭兩下,一個美麗的鏈牌便擺在眼前,我向他買了條項鏈,說了幾句讚美的話。他臉上露出滿足、快活的笑容,那笑容像一朵盛開的花。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