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悟‧點點回憶在心中(完結篇) 淡出後再結緣 廖芳容一生打排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人悟‧點點回憶在心中(完結篇) 淡出後再結緣 廖芳容一生打排

獨家報導:黃婉琦
獨家攝影:練國偉



經歷短暫的國家隊生涯后,廖芳容隨著結婚生子而淡出賽場,但卻沒有就此剪斷與排球的因緣。

她透露,“隨著許多年輕球員不斷地冒出,我也順勢退下賽場。況且,我的父母因為工作關係而搬離文冬,所以我在約1970年時跟隨家人離開搬到勞勿。”

在勞勿時,廖芳容開始協助父母親在橡膠及可可園等工作,于1978年與同樣在農業行業工作的張耀華(75歲)結婚,並搬至而連突定居。



2年后,2人並育有一名兒子張采賦(35歲)。

原以為從此遠離排球的廖芳容,卻沒想到20年后因為孩子的因故,再次與排球結緣。

“應該是孩子在小學5、6年級時,也參加學校排球隊。每當球隊練習時,我在一旁看著偶爾也給他們指導一下,后來就順其自然地在學校裡從旁協助,況且我的孩子也在球隊裡。”

“當時學校內還未設有排球場,也只是借用其他地方練習而已。隨后而連突逐漸發展起來,排球公會隨之成立,這裡才慢慢有了排球場,並曾舉辦過全國錦標賽以及全彭錦標賽。”

謝絕執教提議

1995年,當時彭亨女隊教練盧日誠曾經向廖芳容拋出橄欖技,邀請她擔任助教;惟她最終以個人因素謝絕對方的提議。

然而,她在兒子張采賦那段排球生涯裡,不僅陪伴他走過球員時期,亦給予當時同齡的球員們適時幫助與指導,甚至協助培養出不少年輕好手。

如今的廖芳容,非當年活潑在球場上的運動員。她有著溫馨和諧的小康家庭,與丈夫、兒子跟媳婦及2個孫子平淡地生活。

偶爾關注國家體壇,不僅排球,甚至與家人也是羽球愛好者,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一如往昔。

感嘆排運發展
只在原地踏步

廖芳容感慨馬來西亞排球的發展,並認為若能夠獲得個人或私人集團的資助,也許在發展排球這條道路是錦上添花的。

她坦言,“排球在馬來西亞是一項較為冷門的運動項目,這么多年以來一直未能發展至另一個高峰。許多學校都設有排球這項課外活動或舉行比賽,但學生在畢業離開校園后,皆以不同原因而結束排球運動,這是非常可惜的。”

“雖然這些年全國排球錦標賽仍在進行,但是不少球員們也因各種緣故沒能為己州出戰。尤其州隊培養訓練出來后,卻被他州招攬入隊,這不成就為他人做嫁衣嗎?

“若想要繼續發展排球運動,除了國家體理會之外,假如能有個人或集團的資助,舉辦更多的比賽。就如當初袁福興及王衍成(已故)等的努力,才讓排球運動在而連突這個地方得以發展下去。

同時她也指出,“排球是一項集體運動,不是個人遊戲。球員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在場上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都需兼備。如今許多年輕球員的心理素質並不足夠,不只是排球甚至其他運動項目都一樣。”

採訪手記
黃婉琦:而連突與我有約

從開始接下這個專訪任務,對于廖芳容是毫無頭緒。由于是處于不同年代的人,甚至她曾經贏獲的東運會銅牌,我亦沒有印象。

儘管如此,還是硬著頭皮著手開始這一次的任務。

與她聯絡並見面后,廖婆婆給我的印象就是爽朗的性格,並且待人隨和及親切。儘管已經年逾70歲,但身體依然健朗,她在整個訪談過程都表現得十分開朗,並熱切地與我們分享她當年的回憶及故事。

另外,廖婆婆一家人對我們的到訪非常熱情,除了盛情招待品嚐當地著名河魚,結束后還到當地餐室下午茶一番。

同時,他們還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及臨近的國家公園景點,且盛邀我們再次前往而連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