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學額供過於求 馬大文學系沒拒收生
(吉隆坡21日訊)馬大文學院院長莫哈末希汀教授指出,馬大文學院各系一直提供充裕學額給學生申請,但過去各系的學額都是“供過于求”,非因馬大拒絕收生所致。
“其中一個原因是馬大文學系很難申請的印象所致,學生轉而選擇其他大學。”
他提醒,不被錄取的學生,可以提出上訴,但文學院今年沒有接獲任何學生的上訴申請;若有學生上訴,文學院必會考慮,而申請者的學分需達3.5分或以上。
莫哈末希汀說,今年開始,申請者直接向馬大提出申請,不需再通過教育部申請報讀各系,若學生申請被拒,可以向各科系提出上訴
“我也感到奇怪,為何外界指責馬大拒收生;實際上我們都在‘尋找’學生。”
他說,相比其他文學系,中文系缺少有興趣者報讀研究系。
“希望明年有更多學生報讀文學系,特別是本科生,因為馬大已轉型成研究大學,學生要求也變成1名研究生對1名本科生。”
根據需求增學額
莫哈末希汀今早見證馬華副總會長拿督何國忠,代表馬華移交5萬令吉捐款給馬大中文系充作活動基金后,在記者會上這樣指出。
莫哈末希汀指出,各文學系要增加至每年500個學額,是不成問題,而中文系也會根據需求不時增加學額,但馬大中文系之前的學額是供過于求。
馬大中文系系主任潘碧華博士也說,從2013年開始,中文系每年錄取15名新生,而中文系學生人數是47名研究生及49名本科生,今年錄取了13名學生。
何國忠:中文系發展放緩
何國忠指出,中文研究課程依然維持著高度需求,但近年來馬大中文系的發展及活動也驟減,這包括縮小師資及學生人數,令各造擔憂。
他說,馬華一直為母語教育奮鬥,不容許中文教育軌道上出現缺口,而馬大中文研究課程更是在此軌道上扮演重角,所以文學院應拒絕任何摧毀行為,反之,為了學生未來著想而要強化它。
“馬大的中文研究課程必須獲保護、延續及強化;該課程的供應並非微不足道或無關連性,實際上,它是政府以前的策略計算,而迄今則反映政府在平衡社會責任上,展現了精明行政管理。”
他認為,馬大應加強中文研究課程,以維持它具關連性及有利,勿表面化認為中文研究課程在當前科技時代,是沒有地位而要消除它。
“尚有小撮群體包括華社,也對中文研究抱持著不正確印象,認為中文研究僅關係著中文文學或中文歷史範疇,這小撮群體沒有瞭解中文研究展示的廣泛貢獻,包括在經濟領域上。”
出席者包括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會長拿督黃東海。
潘碧華博士也提及,中文系將加強宣傳,以提高明年收生人數及爭取更多學額,並改善更早通知錄取新生機制,讓新生更快接獲錄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