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库.幸好还有梅忠记
特约:林金城
重新翻阅我在1990年代写下的几本槟城笔记,当中好几段关于生活公市的记录,都曾提到“梅忠记”这间粤菜饭店。
根据当时的考察,在生活公市三幢人民组屋的底层,共有三间广东人经营的食肆饭馆。即C座由梅姓顺德人掌厨的“梅忠记”,和相隔两间舖位由鹤山人温福麟主理的“南记”,以及位于D座的一间饭馆“梅易记”。
当年这三间小饭店的左邻右舍,包括一摊油炸鬼和两间广东饼家,即中山人经营的“梁池记”和东莞人开创的“伍记”。走出生活公市,在日本横街(Lebuh Cintra)上还有两间广东酒楼:富香和大东,街旁则有档卖白糖糕和咸煎饼的摊子和一摊松鹤轩凉茶档。越过新街(Lebuh Campbell),走向日本街(官方名字与日本横街相同,皆称Lebuh Cintra),在转角的大陆茶室旁,有档由东莞人经营的广东豆粽和红豆沙,再往前走便是台山人创立的新润记饭店,和隔壁新生活茶室午间开市的猪肠粥和晚上摆档的鱼生鸡粥。若回头走向十字街口,左拐走几步路,便是桃园茶楼,再往前走向新街头,巴刹钭对面有间佛山南海人经营的宜香茶楼,往前再向左拐,走进卖菜街(Lebuh Carnavon)后,就看见益和茶楼……
以上便是我当年蒐集到的广东饮食版图。笔记上一再划线强调:就方言群华人饮食而言,如果我们以为槟城就只有福建和潮州味道,那表示我们对槟城饮食文化的知识太过肤浅!
廿多年过去,庆幸大多数食肆仍然存在,或传至第二代,或移到他处续战饮食江湖。然而,三间位于生活公市组屋楼下的饭店,现在就只剩下“梅忠记”独撑当年的市井风华了。南记的滑蛋姜葱炒牛河、金钱豆腐、桂花面和玻璃虾,早已随着温福麟老先生褪下战衣后成为绝响(印象中好像从没见他穿过上衣呵);而知食老前辈口中一再传诵的,“梅易记”那独步江湖的豉汁排骨,也成了我当年擦身而过的遗憾!
幸好还有“梅忠记”。是的,“南记”和“梅易记”已结束营业多年,而伍记饼家和油条摊也搬到日本横街去了,能吸引外人走进这社区的,大概除了找停车位外,就是专程来买“梁池记”的饼和吃一顿“梅忠记”的粤菜晚饭。买饼总是来去匆匆,不像吃晚饭那样,坐在店里,或顶着夜空还可以抬头看看那三幢槟城最古老的组屋,边吃边看边听,感受这8、9成居民都是广东人的社区氛围,一改槟城只有福建一言堂的错误印象。
粤菜酱色油光教人赞叹
“梅忠记”创立于1950年代,创始人为祖籍广东顺德的梅忠,后传女儿梅婵,约廿多年前,梅婵再将生意交由其姐梅宝琼的五个女儿打理。负责楼面的陈大姐说,现年七十多岁的梅婵阿姨每天午间都会出来走走看看,排行老大的她和老四负责楼面,其他三名妹妹则包办厨房大小工作,而所有菜式都传承外公和阿姨的手艺食谱。
我对“梅忠记”的粤菜有超过廿年的情感,几道熟悉的菜肴都抹上岁月的酱色油光。如玩火般快炒的一道滑蛋姜葱牛肉,鲜嫩的肉质镀上薄薄的一层蛋液,滑而不溜地也恰恰锁住了爆炒过的姜葱香韵,此乃镇店之宝,一点也不为过。
姜芽鸭的古式调酱、炸虾球的外酥内鲜,都让我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味觉记忆里。至于红烧鱼头、豉汁排骨、韭菜花或椰菜花炒杂等,都属于古方旧法的烹治食谱。尤其一道梅婵阿姨创出的“三菇皮蛋”,以冬菇,蘑菇和草菇来炒皮蛋,更是教人惊喜赞叹。
我突然想起笔记中有道“韭菜花油炸鬼炒杂”,便向陈大姐点了这道从没尝过的“遗珠”。
她愣了一愣,笑说那是以前街坊经过油条档时,买来要求加进“韭菜花炒杂”里的,饭店并没提供这道菜式啊!从她表情我大概可以看出已很久没人提起这道菜了。她突然笑了起来:你下次买来吧,我帮你炒!
梅忠记
创始年:1950年代
地址:C-6 People’s Court, off Lebuh Cintra,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营业时间:18:00~21:30(不定期周三休息)
电话:04-2617672(陈大姐)
GPS:N 05.41738′ E 100.3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