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20之6 楊劍:向康城影展取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釜山20之6 楊劍:向康城影展取經

釜山這十多年來成為亞洲國際影展老大,其實是因為他們每一年的選片,會向歷史悠久並被公認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康城影展“取經”。



歐洲路途遙遠,亞洲影迷較難普遍參加盛會,而釜山能夠在康城舉辦過后的幾個月內,便展映出康城的參選及得獎佳作,變成是亞洲影迷的最好選擇,今年在這方面的正面效果非常明顯。

以亞洲電影來說,台灣導演侯孝賢在康城影展得到最佳導演的黃袍加身,邀請他帶著代表作《刺客聶隱娘》來參加,當然成為媒體焦點。另外,日本是枝裕和執導的《海街日記》亦是本年度康城的競賽片,在釜山展映,也是人人都想一睹為快。

撇開亞洲電影不說,今年康城的幾部得獎影片,都在放映的節目之中,包括了法國導演Jacques Audiard今年奪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作品《狄龐》(Dheepan),敘述了3個逃離自己國家戰火的斯里蘭卡人,假扮成夫妻與女兒,投奔到法國,進而取得居留,但不幸所住的社區卻成黑幫火并重地,而主角過去在自己國家的戰爭創傷被喚醒,失控的大開殺戒,影片其實表露了導演對他族的關注,令人深思。



創作構思新穎

另外墨西哥導演Michel Franco贏得最佳劇本獎的《記事》(Chronic),內容有關一個專門居家照顧重病患者的男看護的感人故事,英國性格演員丁洛夫的低調凝練精湛表演,成為影片焦點。

還有獲得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匈牙利導演Laszlo Nemes的《索爾之子》(Son of Saul)亦是令人感動流淚之作,故事背景是二次大戰的納粹集中營,負責清理進毒氣室后再也出不來的族人后事的猶索爾,在每天面對處理屍首工作麻木之際,卻突然堅持為一個逃過毒氣卻被加工弄死的男童舉行葬禮,影片呈現的是在人性泯滅的環境中,那地獄般的血淚歷史,仍見人性光輝。

還有贏獲評審團獎(Jury Prize)的希臘導演Yorgos Lanthimos代表作《龍蝦》(The Lobster),因有好萊塢紅星柯林法洛演出而特別有號召力,故事描述在不久的未來,單身者被視為有罪,會被集中到一處宛如度假飯店的集中營,倘若沒在規定的時限內找到新伴侶,就會被變成動物,而主角柯林法洛選擇的是變為龍蝦,這種劇情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卻不能否認其新穎的創作構思。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