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還記得阿妮嗎? 被領養穆斯林找華裔父母

獨家報導:劉偉俊

(八打靈再也24日訊)“爸媽,你們還記得阿妮嗎?”

一名華裔女穆斯林自出世后,在其華裔父母的同意下,被一對巫裔夫婦領養,但該名華裔穆斯林卻不知其身世,一直以為自己是巫裔人士。

這對華裔夫婦雖然把親女交由別人領養,但之后每逢農曆新年或開齋節,他們都會到對方的住家探望親女,並喚自己的親女作“阿妮”。

不過,該名女穆斯林當時只以為親生父母是巫裔父母(養父母)的友人。

華裔女穆斯林瑪麗亞妮(52歲)向《中國報》指出,她9歲前與養父母居住在柔佛新山拉慶路,之后搬回養父母在登嘉樓的故鄉居住,自此開始再也沒有看見親生父母。

她披露,在她11歲時,因養父母處理報生紙事項,才得知自己並非他們的親生女。

怕會離開隱瞞詳情

“不過我的養父母仍不願向我透露真相,后來我是在婆婆(養父的母親)的口中得知,當年的華裔叔叔嬸嬸就是我的親父母。”

她補充,其養父母在領養她時,並沒有在報生紙註明其是養女,后來因擔心被政府處罰,才在她11歲前,在報生紙上更改成養女。

因養父母全家都擔心她會離開他們,故一直不願意透露有關其親生父母的任何詳情。

瑪麗亞妮于中學畢業后,即飛往英國深造,隨后一直在英國工作賺錢,于30年后才正式重返大馬。

瑪麗亞妮說,雖然她已年屆5旬,但她仍希望再次見到與自己血濃于水的家人。

“包括我,我親生父母共擁有4名子女,我也希望能重見他們。”

“我曾想過我親生父母已不在人世,但我仍想與親兄姐見面團聚。”

她強調,縱使我見回我的親生父母或兄姐,我也不會離開照顧我多年的養母及兄姐。

沒取過中文名

瑪麗亞妮于1963年11月10日在新山阿米娜蘇丹后醫院出世后,即被養父母領養,相信其親生父母並沒有為她取中文名。

瑪麗亞妮記憶中,只記得其親生父親的暱稱是“阿明”,身材高瘦;親生母親身材瘦小,是名工廠女工。

她說,自從她隨養父母舉家搬回登嘉樓后,她就再也沒有和親生父母見面或聯絡。

“据我所知,我的養父母並沒有把在登嘉樓的地址給我的親生父母。”

她相信,其親生父母今年應該至少已年屆7旬。

瑪麗亞妮自2011年從英國回到大馬后,于2年前開始從登嘉樓來到位于八打靈再也的Synergycentric私人有限公司工作。

她希望其親生父母或兄姐若看見此新聞,或有公眾得知其親人的下落,能致電給她014-5394421。

找回父母4代同堂

盼能4代同堂!

瑪麗亞妮膝下有1子1女(26歲與28歲),其長女也已育有1名女兒即其外孫女(6歲)。

瑪麗亞妮說,若能再見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就能4代同堂。

此外,瑪麗亞妮指出,她養父母的長女扎麗哈(69歲)與其親母于早年在同一間工廠當女工,且扎麗哈能操一口流利的中文,故與瑪麗亞妮的親母成為好友。

“不過扎麗哈也是擔心我會離開他們,因此也不願意透露我親生父母的資料。”

她感慨道,其養父母一家從來都沒有把她當成是外人,更不願承認她是養女,同時也非常害怕她會離開他們。

“但他們並不知道,就算我知道我是養女后,我也沒有不把自己當成是他們的一分子,更沒有不視作親人看待。”

曾來探望不知是親生父母

瑪麗亞妮從婆婆(養父的母親)的口中得知,其親生父母是從中國飄洋過海來到大馬定居的華裔。

瑪麗亞妮相信,當年其親生父母是因為經濟困難,加上已有3名子女需要撫養,故才把她交由友人即瑪麗亞妮的養父母領養。

血濃于水,期間瑪麗亞妮的親生父母也有來探望她,只不過當時的瑪麗亞妮並不知道眼前的叔叔嬸嬸就是自己的父母。

她回憶道,當時她就只會討紅包或青包,沒有仔細看親生父母的樣貌,導致自己現在完全想不起父母的樣貌。

瑪麗亞妮的養父名為阿都加里爾(Abdul Jalil Bin Ismail),于1983年離世;其養母名為羅嘉亞(Rokiah Binti Mohamad,86歲);瑪麗亞妮的全名為Mariani Binti Abdul Jalil。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