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张晓卿:肯定其影响力 东协离不开中国因素
(台北29日讯)常青集团、世界华文媒体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张晓卿爵士强调,东协的机会,离不开中国因素。我们必须接受中国的经济崛起,必须肯定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的事实和影响力。
他表示,东协少不了中国,中国也少不了东协,要如何准确、理性、公平,以及不带偏见、刻板的眼光去了解中国,是今天很多人都必须做好的功课。
他指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推动、亚投行的创立、泛亚铁路的规划和开通、中泰克拉运河计划,都是东协未来区域发展的大机会。
东协不只是地理概念
张晓卿今天在第十三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上发表专题演讲──“东协的机会与挑战”时说,东协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概念。
“东协经济共同体、东协新兴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东协拥有6亿5000万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泛亚铁路的规划开通、东西文明的交汇相融、东协多元文化、多元民族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有南海危机、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中日紧张关系,无一不是铸就、影响东协机遇和挑战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
张晓卿也说,根据不完全统计,东协这个拥有约4000万个华人的民族与社会群体,代表的是一个非常壮观而且令人动容的文化和经济力量。
“海峡两岸和东协的华人,当迎向全球一体化的时候,当我们拥有共同文化基因的时候,我们可否从民族与文化同属感情的基础出发,建立世界华人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论述,并为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贡献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力量。”
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由《远见杂志》主办,《星洲日报》是主办单位的媒体合作伙伴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唯一被指定的媒体。
新国是东协模范生
张晓卿形容,新加坡是东协的“模范生”,不论在政治、经济或教育,新加坡政府的高效能、高廉洁的精英治国模式,成了东协,甚至是全世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他也指出,缅甸的开放,不少外资企业正在抢滩;印尼、菲律宾、越南的高速成长,也为东协带来新的发展氛围。
张晓卿在形容东协这个过去予人“经济相对落后保守”的区域时指出,从今天东协高速的经济发展、区域的战略位置、丰富的天然资源、低廉充沛的人力劳工市场来看,东协已然形成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大市场。
“加上东协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使东协既有古老文明的底蕴,也有新兴国家的朝气和活力。”
华人成两岸企业桥梁
张晓卿指出,东协华人曾经背起历史的十字架,成为政治意识型态的牺牲品,今天他们已摆脱历史的不幸,融入社会发展主流,赢得不同民族的尊重,为各自所在国家付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说,由于东协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加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广博的社会与政商人脉关系,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与政治社会制度,所以东协华人可以成为海峡两岸企业进军东协的桥梁与伙伴。
他指出,从华人的企业角度出发,这是东协特有的机遇,而且在共享文化的力量中,共同寻找世界性的意义,成为其他世界文明的参照系,甚至是一种价值认同的对象,就像千百年来基督文明和英美社会的主流价值,可以在全球发挥无远弗届的力量。
“这样的挑战与机会,考验着我们这一代华人,在当下的经济成就中,展现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修养和关怀,再转化为生活中的行为价值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
南海危机是大挑战
张晓卿指出,今天的南海危机是东协的巨大挑战。当东协渐渐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的时候,任何外力的介入,都是一种负能量。
他也提到美国强势重返亚洲,处心积虑要制衡、要围堵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当世界渐走向更多元更多极时,与其面对单元霸权,不如接受多元合理的平衡和制约。”
张晓卿说,东协共同体的启动和运作,包括了各种机制、政策、法令的订定、推行和落实,都不如预期的完善,加上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险情危机不断,致使东协区域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累积增多,风险和挑战的不断集聚,还有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区域经济下滑的压力、贫富差距的矛盾、分离主义的蔓延、极端主义的抬头, 都是东协当下不容忽视的挑战。
“总结来说,东协的多姿、多元与多彩,打造东协利益共同体,共铸东协经济新旗舰,是乐观的、是可持续的。”
朱立伦:治国愈简单愈好
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朱立伦表示,他的人生观就是简单,愈简单愈好,治国之道也是一样,第一就是两岸一定要和平,由于两岸已有很好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别,两岸和平发展,未来才能合作双赢,在经济、文化、环境议题等民众关心的每一项议题都要合作双赢。
“第二就是政治要改革,全世界的趋势不是总统制就是内阁制,我认为台湾比较适合内阁制,至少要走回内阁制的精神。”
他表示,自己从政的初衷就是要下一代比一这一代更好,让台湾经济发展的果实让全民共享。
也是国民党主席的朱立伦,周四早上出席第十三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以“治国之道——简单的力量”为题发表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