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声梦影 旧情人:沙滩男孩
《爱与怜悯》(Love & Mercy)是“沙滩男孩”(The Beach Boys)主音白赖恩维森的传记片,拍得也是出乎意料的好。我并没特地找过“沙滩男孩”的歌来听,却不小心听了好多,原因是这少男乐队在60年代虽不比披头四红,但也算名噪一时,但披头四的歌曲版权是根本没得商量的,所以片商往往退求其次,反正“沙滩男孩”的歌曲一播出,整个60年代的味道就扑鼻而来,经济惠实,尤其是那首令人遐思的《好的震荡》(Good Vibrations)。
影片剧情分两段,一段是讲“沙滩男孩”刚成名不久时,白赖恩因有飞行恐惧症,不愿和队友巡回日本演唱,就说他会留下来作曲。然后影片就拍他如何在录音室刻苦经营新的音效,特殊的编曲,甚至用上狗吠声和钢琴师随兴的弹奏。一场拍他趴在录音间地板,又在墙上到处摸索,想找出破绽,因为回音似有不妥。
一班乐师在旁苦等,最后他决定录音无法进行,大伙解散,几千元租金人工报销。但他对艺术要求的精确和苛刻,真不能不令人叹服。
需要父亲肯定
白赖恩的父亲也是他的经理人,很早就因唯利是图,不顾他的音乐理念而被炒鱿鱼,但矛盾的是他仍急切需要父亲的肯定。当队友东瀛归来后,也嫌他的新作太前卫,“沙滩男孩”已经成名了,为什么不用同一方程式呢?又是一番战斗。后来试验性重的《宠物之声》终于完成,迄今仍被视为流行乐的经典。
交替叙述的是白赖恩中年时期的故事,讲他买卡迪烈车时遇上车行经纪美玲达,两人相谈甚欢,就从烛光晚餐发展下去,后来她渐渐发觉他行动不由自主,处处保镳随行,不能住自己屋子,不能见儿女,做错事还被他的经理人兼医生尤金兰迪当小孩处罚,而且每天须服用大量据说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当美玲达发觉白赖恩其实没什么病,反而是这些药令他迷迷糊糊,易受控制时,兰迪勒令美玲达不许再上门。他是白赖恩的法定监护人,她不得不服从,该如何拯救白赖恩,更是一个难题。
重塑时代环境
青年白赖恩是由曾在《保证血流成河》中演变态神父,差点抢尽丹尼尔戴路易斯镜头的保罗大诺,一副圆脸,确神似当年充满阳光的白赖恩。他也演出了白赖恩的专业精神和艺术挣扎,堪称为他另一代表作。
中年白赖恩由尊古锡来演,病态苍白,也演出了角色的魂不守舍,但尊古锡模样和白赖恩截然不同,也比保罗大诺高出一个头。可能《爱与怜悯》乃低成本制作,有明星肯演就偷笑,外形不必强求。但制作人员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仍努力并成功地重塑了当年的时代环境,譬如服装家具,包括白赖恩有人造沙滩的客厅,钢琴摆在沙滩上,以激发他作曲的灵感。不过,为什么制作组没有把尊古锡的脚锯短呢?
唯一的解释是导演比尔博烈曾任《我不在现场》(I’m Not There)的编剧,影片找来6个演员演不同时期的卜狄伦,包括一个女人和一个黑人小童,所以难怪。
总结来说,瑕不掩瑜,《爱与怜悯》仍是非常出色的音乐传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