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贊同雙語教學課程 教育組織擔心華小變質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雖贊同雙語教學課程 教育組織擔心華小變質

獨家報導:徐健華
(吉隆坡31日訊)教育組織贊同教育部落實雙語言課程(DLP)及高度融入式課程(HIP)政策,讓中小學的學生掌握英文,提高競爭力,但華小方面則擔心這雙語課程政策,會影響母語教學,而讓華小變質。



不過,教育總監拿督斯里凱爾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強調,這項政策不會讓華小變質,華小可以繼續以華語為教學媒介語。

至于國民型中學,則對雙語課程計劃高度讚揚,並希望趁英語教數理政策在2017年結束前,可以延續這雙語教學的計劃,好讓中學生掌握英文,提高競爭力。

鼓勵合格華小申請



全國校長職工會副總會長王仕發說,該會雖認同有關概念,也鼓勵符合4項申請條件的華小提出申請,但許多華小在提出申請前,都擔憂一旦校方落實這雙語教學政策后,華小會變質。

他今日告訴《中國報》,根據教育部所開出的申請條件,校方必須以馬來文和英文教科學、數學、資訊及通訊工藝、設計與工藝科(RBT),而並非如英語教數理般,可選擇英文和華文教學。

“其實教育部所開出的(申請)條件,的確有不少華小符合,但教育部也沒有清楚說明,華小一旦申請后,是否能夠繼續維持華語為母語教學的本質,這是讓華小擔憂的。”

此外,全國國民型華文中學校長理事會主席陳德祥說,國內所有國民型中學早前都支持英語教數理政策,因此支持這項雙語言課程。

他說,基于英語教數理政策即將在2016年結束,因此相信國內80多所國民型中學會陸續向教育部提出申請。

“國民型中學也不擔心資源方面問題,包括師資,因校方可延用之前執教英語教數理的教師,繼續用相同方式教學。”

凱爾:非變相英文教數理

教育總監拿督斯里凱爾說,教育部所推出的雙語言課程,是在是鞏固馬來文及提昇英語政策下全新計劃,並非是變相的英語教數理政策。

“教育部無意回到英語教數理政策,這也不是教育部出爾反爾,只是為了鞏固學生的馬來文及提昇英語的新計劃。”

沒強制各源流學校執行

他促請華小不要擔憂,因政府目前沒有計劃要強制各源流學校執行雙語言教學政策,但歡迎華小提出申請。

凱爾週六通過手機短訊回覆《中國報》記者詢問時說,這政策不會讓華小變質,因只有在特定的科目,以馬來文和英文教學,況且這政策對華小有一定的幫助,因可提升華小學生的馬來文。

他說,根據2014年小六評估考試成績顯示,國小掌握馬來文的程度,已遠遠超越華小,因華小在馬來文及格率方面,只維持在65至75%之間,而國小可達85%,因此為了拉近國小和華小的馬來文水平,無疑這政策有一定幫助。

他重申,所有參與學校,都須符合學校師資充足,並擁有足夠的師資教導數學、科學及科技科目、學校的教師一定要精通雙語,即國語和英語、必須獲得家長的同意等條件。

楊泉:讓學校自選語言

教育學者楊泉博士認為,雙語言課程政策無論對小學或中學生,都有一定好處,特別是華裔生,但教育部不應該只是設限于馬來文和英文,而是讓學校自行選擇語言。

他說,學生只有在熟悉語言下,才能夠吸收更多的識,因此若要學生掌握好數理和英文,政府應該“放手”讓華小和國民型中學,選擇以英文和華語教學或馬來文與英文。

“一些科學專用的詞彙,學生只要從華文中了解英文詞彙,那么日后到中學升學時,就可正確應用,同時也不會出現語言障礙,影響學習能力。”

楊泉說,該政策也會對鄉村一帶學生,帶來一定衝擊;從早前英文教數理中,明顯看出鄉村學生和城鎮學生成績,有很大差異。

“這也無疑是變相的英文教數理政策,但華小和國民型中學會否參與,還得視家長的意願。”

諾阿茲瑪:彰顯政府願聽意見

家長教育行動小組(PAGE)主席拿汀諾阿茲瑪歡迎教育部,致力推動雙語言課程。

她指出,隨著教育部宣布,彰顯政府聆聽了相關方面聲音,況且雙語言課程是鞏固馬來語及提昇英語政策的一部分。

她指出,上述課程是在6年前的一項研究中所制定,當中涉及了全馬300間英文教科學與數學的學校。

“我們希望教育部不只局限在這300間學校而已,而是會繼續推動這項課程,讓更多學生參與。”

她希望學生家長不會反對這些課程,因為這是符合時宜的,英文是數理科的語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