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為經17世紀甲市捐資 購三寶山作華人義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李為經17世紀甲市捐資 購三寶山作華人義山

.廈門曾厝垵與甲必丹李為經的關係講座.
(馬六甲4日訊)廈門隴西光裕堂李氏宗祠宗親理事會理事長李振鵬說,馬六甲第二任華人甲必丹李為經,17世紀在甲市捐資購得三寶山,作為華人義山,也在廈門出資捐建李氏宗祠光裕堂大宗祠堂。



他說,李為經于1677年命長子伯蓋,帶領族親從馬六甲回國,並出資捐建祠堂。

李振鵬昨晚在沈慕羽書法文物館,與甲李氏宗祠聯辦的“廈門曾厝垵與甲必丹李為經的關係”講座說,李為經生于1614年,卒于1688年,是該堂第十一世族民,他本身為第廿一世族民。

他說,廈門城建于1394年,曾厝垵是天然的船舶避風港,及季候風開駕的停泊地,為當地村民製造了下南洋的條件。



最早下南洋經商

他說,根據族譜記載,李為經的叔輩是從事海上運輸的船主,李為經與兄長在馬六甲經商與此有關係。

李振鵬說,李為經在明朝于1644年滅亡時下南洋,是記錄中最早下南洋經商的族民。

他說,之后的幾代人,都有人往來于南洋與廈門之間,逐漸往印尼發展,至1888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西南部的望加錫建“錫江祠堂”,名為“永裕堂”。

該會會長李永遠、副理事長李春生、理事李江青等,也出席講座。

沈慕羽書法文物館館長沈墨義說,李為經捐獻的三寶山,已成為我國華族歷史的見証。

他說,歷史研究工作者過去都無法找到李為經后人的史料,直到去年,其族民前來祭祖為止,希望有助于找到更多研究線索。

甲李氏宗祠代主席李聰平、副主席李廷法、總務李金坡、財政李添成、福利李火進、教育李修源等,也出席講座。

命名“國辦街”紀念功德

沈慕羽書法文物館館長沈墨義說,其外祖父,即:我國已故華教斗士拿督沈慕羽的岳父曾國辦,在曾厝垵也熱心公益,村民念其功德,將一條街道命名“國辦街”。

他說,曾國辦小時家境貧窮,年輕時到馬六甲,受僱于大事開闢膠園的陳齊賢,有積蓄后自行投資種植業。

他說,其外祖父與祖父沈鴻柏是好友,兩人過后與也是來自曾厝垵的曾江水,創辦培風學校,曾江水曾擔任學校董事長。

沈墨義說,曾國辦事業有成后,在曾厝垵出巨資修建長5至6公里的環島路,並創設巴士公司,有50多部巴士。

他說,曾國辦也購地建設飛機場,創辦教育及醫療,惠及鄉民。

他說,“國辦街”石碑原本指曾國辦為菲律賓華僑,他過后整理資料,寄給當地政府,獲得接受及糾正。

古墓列為國家文物

甲李氏宗祠代主席李聰平說,李為經在三寶山腳的古墓曾遭發展商逼遷,最后得以保留,並獲政府列為國家文物。

他說,那是1975年發生的事,當年5月4日,本地報章報導指一家發展商向地方政府取得准証,欲將古墓挖掘遷移,引起該祠領導層的關注。

他說,經過該祠代表及青雲亭理事,與發展商幾次會商后,同意保留古墓,並獲政府列為受法令保護的文物,不可破壞。

李聰平說,李為經古墓位于鄭和將軍路沈葉尤宗祠后部,週圍都是住宅區。

他說,古墓及周圍地段原本是三寶山一部分,英國殖民地政府開闢鄭和將軍路時,才把山腳的部分地段切割開來。

他說,當年開闢道路時,由于掘土傷墳,青雲亭時任主席陳明水曾經發起募捐,向英國殖民地政府當局抗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