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站對美國人展開了一項調查:你在儲蓄賬戶存了多少錢?
結果令人吃驚,近62%美國人表示自身存款不到1000美元,其中20%人表示“根本沒有儲蓄戶頭”。
你沒想到,自己會比大多數美國人“富裕”唄?
這個時代,1000令吉,甚至是1000美元,也稱不上為儲蓄了,頂多就“余款”,一個不小心,要維修汽車,更換輪胎,就會花個清光,甚至要刷卡賒賬。
當然,有錢人還是很多——在參與調查的美國人當中,有14%人的存款達1萬美元以上,而大多數為65歲銀髮族,男人居多。
只能說,人各有志;在亞洲,父母的儲蓄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人們不僅會以冗長數字來顯示自己的能力,也以此方式來表示自己的責任感。
只是,如果“節儉”並不是生活的目的,那“消費”也不會是生活中心,金錢只是我們通往目地的工具。
你用在哪裡?
蔡崇達在《皮囊》中寫道:“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
許多人的消費,或節儉,是因為“不知道要怎么處理在自己身上的各種渴望;我們找不到和我們所熱愛,或厭倦的這個世界,相處方法。”
于是,我們透過許多途徑,用盡各種辦法讓自己快樂,或避免悲傷。
儲蓄,大概也是一類,尤其在這個百貨價格上漲的時候,如果你定睛的只有銀行簿子上的數字,那你大概只會喚來落寞和消極。
“你們這群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如果你僅有的1000令吉,是在滿足各種嘗試、履行該有的義務和責任之后的剩余,即使即將再花費一萬令吉,也是充裕。
不該為薄弱儲蓄羞愧
如果你所僅有的1000令吉是滿足虛榮的深淵以滿足那膨脹的自己,或因此而膨脹的自己,那是如此的貧乏。
我們不該為薄弱的儲蓄而羞愧,我們應該感到慚愧的是胡亂找個窟窿去填滿,以游說自己征服了什么,擁有了什么,享受著什么。
“如果我們是演員,那我們唯一的觀眾——生活,就像是個苛刻導演,用一個個現實對我們指手畫腳,甚至臨時加入很多戲碼,有的幫助我們找到各自對的狀態,有的則讓許多人NG多次,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