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國新加坡馬上就要上演一場習馬會(或馬習會,看你從台灣海峽兩岸哪一邊的角度來稱呼)。我是在週二晚臨近週三午夜時分,在手機上看到一個向來較喜以譁眾取寵手法增加其銷量的港台傳媒,發出這則消息。坦白說,搞了多年國際關係研究,也自認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還理解,我當時心裡還嘀咕,“都什么時候了,還開這種玩笑!”
正準備倒頭就睡時,好幾個中港台較正式或具公信力的傳媒朋友或通過短訊和微信等,或直接打電話來,說這消息可靠,紛紛要求我評論。我這才“正式”驚醒了起來,與傳媒朋友們一起“工作”到約凌晨兩點多才勉強閤幾小時的眼。
第二天早上就自己驚醒了。回想幾個小時前自己幾乎進入“自動檔”狀態與傳媒的一系列合作,這時才有機會把該項大新聞在腦海裡略為“沉澱”下來。這的確是一件大事啊,台灣海峽兩岸在對立了六十幾年后,各自的領導人終于肯拋開歧見,第一次面對面會談。
新加坡展風範
身為海外華人、身為鄰國子民,我們當然感到驕傲與興奮。我想,我們這些在各種程度上都會受到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所影響的,最希望看到的基本點,還是台灣海峽海峽不再劍拔弩張,而是握手言和,為本區域的安全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如彼等兩岸有意攜手合作,促進本區域的繁榮發展,如一起在第三國投資搞示範項目等,我們當然更加樂見其成。尤其假如此種項目落地我國的話,套句本地俗語來說,“那是bonus了!”
而我半夜的努力,總算也沒白費,我對此次習馬會的評論,從當天一早開始,海內外的各種傳媒如排山倒海般報導與轉載。我儼然成為就此項歷史性會面作出評論的第一位台灣海峽兩岸以外的評論員。
新加坡這次繼1993年的辜汪會談后,在這次的習馬會再次當上了東道主,再次展現了它的關鍵小國的外交風範。我們這些東南亞里一向以外貿為國家運作主軸的國家,其實不時多多少少都需要為區域和平作出較為積極的貢獻,至少也要作個“熱情”的東道主。
我國也就曾經協調過菲律賓南部內戰數方的談判,后來達至停火協議。而在泰國南部的動亂裡,我國也正在盡力協調各方。對于這些努力,我們只能衷心祝福:再接再厲、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