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變論兵法
一場辯論擂台,兜兜轉轉,說辯卻有變,“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最後沒戲看請大家自便。
辯論原是跟著主題,陳述各方的見解,比的是辯才、論點精闢,然而,因一馬發展公司課題掀起的辯論,不是在比對各自的論述見解,而是一馬發展公司課題的疑團需要被解開、被質詢,與其說是辯論,更趨向是一場問答會、解說會。
鬧得沸沸揚揚的辯論,終究只是一場政治競技遊戲,可辯或不可辯,雙方心裡有數,底牌未揭,誰都可以裝腔作勢,或故弄玄虛。誰有效掌握先機,牽著敵人鼻子走,誰就可取勝。
政治辯論弔詭的地方,就是陷阱無處不在。備受議論的課題,對手固然希望引君入甕。不應辯,可製造的話題更多;應辯,正中下懷。
所謂的主場,不是由誰提出,誰就一直擁有主場優勢,主動與被動的局勢是相互轉化。接招者可把球踢回給對方,做不到,是對方的責任,把對方放在利害的關鍵下,需衡量得失作重大選擇。
這齣戲不在辯論
所以,一馬發展公司課題的辯論根本就是一場政治拉鋸戰,戲不在辯論,而在如何應辯與應變,所謂的不想捲入政治遊戲,是無稽之談。
阿魯先生不是政治人物,卻是政治棋局的“馬前卒”,使一眾希望聯盟議員為了要辯論而撤將迎戰。
球踢來踢去,還沒踢到主角腳下,主角只是在笑看辯戲、變戲、再變沒戲。時間利益歸於主角,劇本將在指定時間出場,不著不急。
自古時勢造英雄,英雄卻難造勢,看官們無需對辯論保持太大期望,亦無需對辯不成而過於失望,當先觀看這場“變論”回合如何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