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聞:設國際學校 中國人送孩子來馬讀書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盛聞:設國際學校 中國人送孩子來馬讀書

張盛聞(中)與周長奎(右)分享馬華成立60週年的紀念刊;左為梁捷順。
張盛聞(中)與周長奎(右)分享馬華成立60週年的紀念刊;左為梁捷順。

本報特派:徐健華
(北京10日訊)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上議員說,基于我國多元種族和文化國情,人民三語能力強,因此不少中國家長開始計劃送孩子到來接受中學教育。



他說,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到海外打好英語基礎,因此我國是他們首選的讀書地點。

他也說,有不少中國企業家,在我國投資開設國際學校,以吸納這些中國籍的中學生。

“我國政府一直都很歡迎海外企業家,到我國設立國際學校,且我國比較靠近中國,學習環境比其他國家好,特別是英語方面。”



他強調,國際學校所開辦課程,必須呈給教育部審核,以符合在我國招收學生的條件。

張盛聞今日率領16名馬青中委及7名本地青年企業家,禮貌拜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周長奎后,在記者會說,我國政府應該把握這次機會,以開拓中國這龐大的市場。

課程須審核

參與此次訪華考察團的馬青代表包括馬青副總團長陳志雄、王曉庭、總秘書拿督梁捷順、全國組織秘書林財貴、副總秘書兼文化局主任鄭慧玲、副總財政嚴圓、助理總秘書張孳璘、宣傳局主任陳運鴻、森美蘭州團長廖國賑、馬六甲州團長林瑞賦、玻璃市州團長章慕沙、青年專才局副主任鄭芷薇、中小型企業發展局主任李翰霖、青年創業局主任黃子祥、海外聯繫局主任姚道義、電子商務發展局副主任侯栝評及秘書處執行員陳明真。

至于中方代表則有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助理萬學軍及副部長李靜。

冀馬中青年雙向交流

張盛聞希望馬中青年,能夠在各領域展開雙向的交流,以讓中國青年對我國有深入的了解。

他說,我國青體部過去不時組團,率領馬方青年到中國考察,但中國方面則鮮少這么做,以致中國青年對我國,無法有深入的了解機會。

“我國擁有不少的青年組織,都可以舉辦類似的活動,邀請中方青年到我國考察和訪問,讓他們對我國有全面的了解。”

他說,儘管資訊發達,但中方青年從互聯網或新聞報導,所得到的我國資訊,都不是原貌,因此這些都必須從現在開始,舉辦更多雙向的交流。

張盛聞認為,雙方青年也可透過這些交流會,為青年企業開拓更多商機,而我國青年也可藉由此機會,向中方青年學習各項技能。

他也希望,雙方的交流會,都不只是互相見個面,然后交換名片,其余的時間,就以個人感情與他們聯繫,沒有進一步的實際行動,討論其他合作的后續工作。

助青年農民開拓市場

張盛聞說,國內青年農民可藉由馬來西亞青年農民合作社,致力于開拓更大的市場,包括互聯網生意。

他說,該合作社將會通過4主要方案,包括善用鐵路旁的土地、科技、基金借貸和開拓市場,協助農民。

“目前已有不少年輕農民,在互聯網銷售金馬崙出產的蔬菜和水果,而且生意還不錯。”

他聲稱,目前我國每週有一個貨櫃西瓜出口至香港;為了中國龐大市場,他促請馬中兩方政府,特別是我國的農業部和中國的檢疫部門,能夠商討更多蔬果出進口的事宜。

張盛聞認為,我國農民應該向中方學習農作物抗菌的科技。

他說,目前我國政府與屏東大學合作,委派教授到我國,為農民講解這一方面的科技,而我國農民也受該大學邀請前往培訓。

“我希望中方也能夠給予我國農民更多科技方面的培訓,讓我國學習新技術,以增加收入。”

周長奎難忘貓山王

周長奎曾經在2012年,率領約百名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會員,前往馬來西亞考察,並對當時在我國所品嚐的貓山王榴槤讚不絕口。

他週二(10日)接待張盛聞率領的代表團會議上回憶說,當時幸好獲得中國駐馬大使館的招待,才能夠首次品嚐這美味的榴槤。

“當時除了榴槤,我記得還有剝開后,像大蒜的山竹,味道真的不錯。”

此外,周長奎促請馬來西亞的商人,能夠藉由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經貿倡議,到中國開拓這龐大的市場。

他相信,中方絕對願意與大馬研究對策,以對接或協助尋找到中國開拓市場的商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