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U很OK(第3篇) 鼓勵殘友表達想法 李星國幫人除拐杖
報導:劉可欣
伊甸殘障服務中心(伊甸),讓李星國接觸家以外的世界,發揮本身的潛能,也發掘其他身心障礙者的潛能。
李星國在6個月大時,因發高燒發現患上小兒麻痺症,後來因交通問題,只完成小學教育。
他說,當時其家鄉巴里文打沒有中學,父親無法載送,因此他便沒有再繼續升學。
直到20歲那年,他在報章上讀到伊甸招收電腦班學生的消息,於是他前往面試,被錄取了。
半年後,他帶著電腦班課程畢業證書回到家鄉,卻找不到工作,後來父親點醒了他。
父親點醒飲水思源
“父親對我說,伊甸讓我上電腦班及提供免費吃住,我應該飲水思源。”
於是,他先後加入回收部及輪椅扶濟部,前者讓他到組屋每層樓去收再循環品,後者讓他在醫院宣傳伊甸租借輪椅服務,同時學習了如何搞好人脈。
培訓部主任原本是由非身心障礙者擔任,但一直管不好,李星國在一次會議上提出,相信是一般身體健全人士無法進入身心障礙者的世界,只用命令方式來溝通。
提出意見後,他就被選中,在不斷地摸索及觀察中,找出應對不同類型身心障礙者的方式。
他說,一些組織可能只希望身心障礙者乖乖坐著,不製造任何麻煩,但他卻希望看到身心障礙者能積極表達想法。
“一名弱智孩子一直會抓傷自己,你希望看著他靜靜坐著讓血流,還是他來找你,說他流血了,需要止血?”
不排斥精神病康復者
精神病康復者就職不易,一些目前也前往伊甸殘障服務中心的培訓所工作。
李星國說,一般上僱主發現求職者曾進入精神病院,都不會錄取,因此最近該中心培訓所也有3名精神病康復者。
他說,這些人只是有一些問題想不通,鑽牛角尖,並不是“瘋人”。
李星國也讓精神病康復者,在員工的陪同下,帶著其他身心障礙者到公園休閒,讓他們發揮照顧他人的能力。
學習勿操之過急
他認為,每一名身心障礙者應該看得起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
他舉例,曾有一名學員在發生意外後左手出現障礙,認為自己無法再駕駛手動排檔的車子,但在他的鼓勵下去嘗試,如今已對手動排擋的車子應付自如。
李星國說,身心障礙者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必須給他們時間學習,不能操之過急。
廠商聘殘友面對3問題
李星國說,一些工廠願意聘請輪椅使用者,但首先必須解決3大問題:輪椅坡道要大、廁所要大、辦公室空間要大。
他說,一般上,若有僱主要聘請輪椅使用者,這是首要需解決的頭痛問題,這也導致一些人打退堂鼓。
他說,輪椅使用者要出去工作,交通方面也是問題,儘管政府有準備一些無障礙設施,但仍未完善。
“若說要搭巴士上班,從住家去到巴士站的路途中,是否有無障礙設施?”
李星國說,就算要乘搭德士上班,要定期雇傭同一名德士司機也不是易事。
此外,他說,一些輪椅使用者需定期做復建或看醫生,甚至身體情況不允許長時間工作,這些原因都是輪椅使用者求職時面對的問題。
依個性培訓殘友
伊甸培訓部教導殘障朋友工作應有的行為及態度,目前共有65位學員。
這些學員每週一至五早上9時至下午3時,會到位於青草巷的培訓所,之後一些也會被安排到無障礙德士服務、清潔服務、資源回收站等部分工作。
李星國也從責任感、工作常識及技巧、完成工作的能力、溝通技巧、工作態度及信心、自理能力、個人衛生及儀表、尊重上司、出席率與守時,及團隊精神方面進行評估,讓身障朋友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
他也會根據學員的工作能力程度分成A、B、C等級,並安排恰當的人當組長,進行監督。
他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安排不同崗位,甚至將缺點轉化為優點,比如愛跑動的人就負責當跑腿、不愛動手做事的可當“保安”,以免有人隨意離開培訓所。
人物背景
●姓名:李星國
●年齡:45歲
●職業:伊甸殘障服務中心培訓部主任
●身心障礙類別: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腳無法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