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萝夏:入微──渐渐……
那一天在闹市,向右转再走三分钟的路就到书局。但脚步却踌躇不前,想了想,看了看,天色好像暗淡下来了,下班时轻快铁会挤满人,决定打道回府。
天色与交通恐怕都不是理由。已有好几次是以这个理由半途转道回家。这两个月只上了书局两次,这是以前绝无仅有的事。在今年头,也还是每个星期都会到书局转一趟。书局的职员认得我,也因为我是个勤劳书客。
才说纸本书复苏,自己却对书本专卖店渐渐却步了。不必为书局减少而担心,书局少竞争少利于生存。现今书局里新人类人来人往,是好事。
这些年隐约意识到,应该要少买电影,少买唱片,少买书了,结果最难戒买的是书。
半途转向不到书局,也许是其中有个潜伏的最大原因——到了书局,逛了几转,觉得无书可买。这时才意识到近几年自己在书局买的书,其实是委托书局代劳订购的居多。书局办来的——这么说吧,不适合自己现在的阅读口味。
有不少书是改头换面,以新姿态出现。一整排王世襄的著作,版本真美,书局职员体贴地提醒:你都有了,只是出版商自己换个新书名。当然自己也发觉了,都是几集《锦灰堆》里掏出来的嘛。还有一本沈从文的《龙凤艺术》,买了,翻来读,心里就在纳闷:会不会是从沈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里的专选。
“最后一次”到书局时,在排列出来的新书里,看到翻译本的《傲慢与偏见》,硬版封面美得很,书本进入包装年代无可厚非。心里还笑: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英译闺秀小说,那时我才小学四年级。大哥不知哪儿弄来的,可惜不知落在谁家了,它有明显是原著里的插图,一章一幅,类似钢笔画。
几天后,突然觉得明白懒上书局的原因了,它新运到的书都是自己看过的,很久以前就读过了。当然有新作家的新书,但还是那一句:不适合自己的口味。如今看书看得倒退回去从前,自己最近看的书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托书局弄来的,是从林先生的英文原著译回中文,看得津津有味。原著的读者对象是西洋人,要照顾他们的中国古代知识与常识,刚好适合自己半桶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