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漸漸……
那一天在鬧市,向右轉再走三分鐘的路就到書局。但腳步卻躊躇不前,想了想,看了看,天色好像暗淡下來了,下班時輕快鐵會擠滿人,決定打道回府。
天色與交通恐怕都不是理由。已有好幾次是以這個理由半途轉道回家。這兩個月只上了書局兩次,這是以前絕無僅有的事。在今年頭,也還是每個星期都會到書局轉一趟。書局的職員認得我,也因為我是個勤勞書客。
才說紙本書復蘇,自己卻對書本專賣店漸漸卻步了。不必為書局減少而擔心,書局少競爭少利于生存。現今書局裡新人類人來人往,是好事。
這些年隱約意識到,應該要少買電影,少買唱片,少買書了,結果最難戒買的是書。
半途轉向不到書局,也許是其中有個潛伏的最大原因——到了書局,逛了幾轉,覺得無書可買。這時才意識到近幾年自己在書局買的書,其實是委託書局代勞訂購的居多。書局辦來的——這麼說吧,不適合自己現在的閱讀口味。
有不少書是改頭換面,以新姿態出現。一整排王世襄的著作,版本真美,書局職員體貼地提醒:你都有了,只是出版商自己換個新書名。當然自己也發覺了,都是幾集《錦灰堆》裡掏出來的嘛。還有一本沈從文的《龍鳳藝術》,買了,翻來讀,心裡就在納悶:會不會是從沈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裡的專選。
“最后一次”到書局時,在排列出來的新書裡,看到翻譯本的《傲慢與偏見》,硬版封面美得很,書本進入包裝年代無可厚非。心裡還笑: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英譯閨秀小說,那時我才小學四年級。大哥不知哪兒弄來的,可惜不知落在誰家了,它有明顯是原著裡的插圖,一章一幅,類似鋼筆畫。
幾天后,突然覺得明白懶上書局的原因了,它新運到的書都是自己看過的,很久以前就讀過了。當然有新作家的新書,但還是那一句: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如今看書看得倒退回去從前,自己最近看的書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託書局弄來的,是從林先生的英文原著譯回中文,看得津津有味。原著的讀者對象是西洋人,要照顧他們的中國古代知識與常識,剛好適合自己半桶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