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投寄 有温度的回忆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主题故事‧投寄 有温度的回忆

报导:叶凤玲
图:练国伟、李玉珍、受访者提供



木乐喜欢手作创作。(图:练国伟)
木乐喜欢手作创作。(图:练国伟)
旅途里的票根、照片、门票、机票、纪念章……总之什么都能留下来,做成自我风格的明信片 ,把美好的回忆通通收录在卡片里。

木乐(Muller)是一位手作人,他随身带有自己制作的手帐(笔记本),在手帐上面随意写下当天的心得趣事,以及把票根、机票等黏在上面,之后再翻阅之时,好像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十分有趣。

就是因为这样,生活里的商品包装、食品期限及价格标签、报纸、日历、传单等,他也都留着、收著,再透过拼贴(Collage),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明信片。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任何纸类,比如看过的报纸、商品纸袋或是传单,特别的或适合的,我都会收集在一个篮子里,因为我做的是创意设计,从设计角度考量,生活上随意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做成明信片。”

无论是国内轻旅游,或是海外漫游,他随手写下一闪而过的念头,看到新鲜有趣的东西都会留住,日常的片段、旅行的记忆,都是日子给的宝物,需要灵感的时候随时伸手就有。

除了商品包装袋和贴纸,他也喜欢收集别人丢掉的登机券,或是各种景点纪念章等。“每个人都有记录生活和旅行的方式,因此,不一定要用照片和文字,收集这些商品贴纸或包装,也是一种记录。”

一开始,木乐只是因为觉得有趣而把这些收集的东西黏在手帐里。后来觉得把它们拼贴在纸皮板上,再印刷成明信片,携带方便,更能传情达意。

“以前出国考虑要不要买手信回来,但是后来我都把明信片当手信,出国之前叫朋友WhatsApp他们的地址给我,我再寄送当地的明信片给他们。现在,我干脆以拼贴的方式制作成明信片。”

他希望制作第100张明信片纸皮板之后,在自己的咖啡馆开展。目前已超过30张,并且把其中的28张,印刷成卡片明信片。

在网络为主流沟通的今时今日,明信片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木乐说:“明信片的价值,就是你特地把心意捧到邮政局,将之写在卡片上,再投寄出去。”

创意拼贴 印成明信片

其实一开始,木乐并没有想过要做手作明信片。由于他有写手帐的习惯,旅行时喜欢收集各种商品的包装和贴纸,还有各式各样的票券,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商品上撕下来,然后贴在手帐里。

“经年累积成多本手帐之后,它成为我手工书品牌之一。许多人在阅读之后,表示他们很喜欢里面的内容,比如一闪而过的文字灵感、拼贴而成各种内容,所以我就干脆印刷成明信片。”

这个手作明信片系列是以拼贴(Collage)的方式制成,使用浆糊把各种实物贴在纸皮板上,然后付梓印刷。木乐把这套明信片取名为“cardpainter”,因为它与“carpenter”(匠)和“card”读音相近,跟他从事的手作创意设计息息相关。

本地无人赏
出国才见月亮圆

去年12月,木乐参加由李宗盛、张培仁等音乐人策划发起的“台北Simple Life简单生活节”。这个艺术节的所有参加单位,必须事先经过主办方的审核,当年“苏打绿”就是因为这个活动,被音乐人陈暐哲相中签约当歌手。

“我很喜欢简单生活节的理念,那就是‘做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有价值。’我很喜欢手作,它让我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并且透过它建立事业。”

他从来没有想到手作可以让他走到那么远,新加坡、澳门、台北、上海……但是,他心底叹息:“我的手工书在国外很红,但是在本地不卖,很可悲。不是外国月亮比较圆,而是只有到国外才能看到月亮,本地月亮根本照不到!”

然而,没有月光,并没有抹掉木乐的冲劲。2014年12月27日,“橙月创意株式会社”注册成立,木乐决定在国内扎根,预计明年带领几个大马品牌参加澳门及上海的艺术节。

新加坡摆摊 总统也光顾

2011年,木乐从台湾回马之后继续制作手工书,和朋友合作开艺术市集,到不同的学院摆摊贩卖手工书。唯那时候大马的手作刚起步,乏人问津。

不过,木乐的坚持和独特创意,得到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的青睐,邀请他到该馆创意市集摆摊。

“当时我还是新人,只能在大路旁摆摊,拖着一箱约三十多本的手工书到新加坡去,没想到一个晚上卖光了!”

有趣的是,在摆摊的时候,当时正在竞选新加坡总统的陈庆炎博士,刚好拜访创意市集,于是第二天新加坡各报章都刊登他和陈总统的照片,无意间打开了他的知名度,也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旧报纸传单 重赋新生命

木乐表示,手作明信片是随心所欲的创作,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微观美学,因为举凡报纸、传单、购物袋、食品包装等,多数人认为是“废物”的东西,都能透过手作明信片,让它们再活几遍。

“报纸看了不只是拿来包东西,它也是明信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因为报纸刊载各式各样内容,从中可以随意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木乐现场示范制作以“青春”为主题的手作明信片,就是他从报纸标题中获得的灵感。

他说:“青春是唱不完的诗,只能入场一次,时间有限,所以我在上面黏上食品日期标签。还有handle with care(小心轻放)的字条,寓意要轻放保护宝贵的青春梦想。”

木乐表示,手作明信片采用多数人弃之不用的各种废纸来创作,它是经过设计和艺术的思考,但也正因为是由废纸创作,很多时候无法做到最理想。

“比如报纸浸过水会起皱,这些皱纹、折痕或其他痕迹,我们无法平复,但是适当处理的话,也可以做出特别的效果。”

手作明信片示范:

材料:纸胶带、盖印泥、印章、面包夹、食品包装袋、废纸(报纸、传单等)、纸皮板。

工具:笔、刀片、浆糊、锥子、剪线剪刀

1.在纸皮板上涂上白胶,再把报纸黏上去,做成明信片的基础底色。

2.在纸皮板上盖印,稍微美化。

3.从报纸(或传单)上的标题、图片和文字中寻找设计主题,剪下或撕下该部份图文。

4.把图文黏在纸皮板上。

5.在纸皮板上写上配合设计主题的文字。

6.或者黏上纸胶带美化。

7.把食品日期及价格标签黏上去,配合主题进一步美化。

宝川艺术中心院长陈宝川 (图:李玉珍)
宝川艺术中心院长陈宝川 (图:李玉珍)

像不像倒其次,重在回味
沿途旅画

移开相机和手机观景窗,用笔和颜色在卡片上记录框框之外的精彩世界,留着给自己再三回味,或邮寄朋友分享……

宝川艺术中心院长陈宝川,一开始是用绘图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看到有趣事物,想动笔的时候,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总会想在本子里留下记录,当中自然不能错过旅行内容了。

“每个人记录旅程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喜欢以摄影留下瞬间,有些人习惯以文字描写过程,而我则是偏好以手绘记录。”

他把旅途中的手绘记录称为“旅画”(旅行绘画),在和明信片尺寸相称的卡片上,速写眼前的风景,待颜料一干,贴上邮票,邮寄出去。

他说,速写能够让人的步伐和心情缓慢下来,静心欣赏风景,细心体会事物。

“相机、手机拍下之后,往往是大量的照片就此放入一个个电脑里的资料夹,很可惜。而且出游老是透过观景窗看事物,视线侷限在小框框内,容易错过框框外的世界。”

利用等待的时间,完成画作

“手绘明信片不一样。先是好好地观察,好好感受当下,透过实际观察和感受的洗礼,再提笔画下,旁边可以简单文字叙述,再把喜悦邮寄给朋友,那种感觉很奇妙。”

有些人会问,旅行该利用什么时候画明信片呢?陈宝川认为旅行绘画不是交功课,也没有要求每次要完成,可以利用行程间的空档。

“比如旅途中很多时候需要等待,等人、等食物上桌、等飞机,等待的心情可能会烦躁,但是手绘明信片刚好可利用这些等待的零碎时间,画好后还可以邮寄送人!好过拍照打卡、买名贵手信。”

今年5月,陈宝川带领艺术中心的学生到日本“旅画”,一行十人当中,包括一位12岁小学生和其母亲。

“这位小学生把手绘明信片邮寄给学校校长,校长收到之后很开心地发短讯谢谢她。明信片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感情的分享和共享!而不像拍照片,拍了就存放在电脑里那样单向。”

他认为画画是很生活化,而不是殿堂上的东西。手绘明信片是想留住当下觉得值得纪念的那一刻,它不是照片再现,无论画得像不像,都在画画过程中把眼前的景物化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情感和回忆。

“我们当场速写,时间一到就走,很随兴,若时间不足,就画小张的,大概是手掌可以掌握的卡片,时间多的话就画大张一些的。”

那一次的日本“旅画”,陈宝川画了逾30张明信片寄给朋友,虽然有几张没有“回国”,但是他仍然很开心地自我开解“是被喜欢的人拿走了”。

画迹留下咖啡香

“眼前的东西,心里的感受”──这是手绘明信片的乐趣。陈宝川认为,绘画的工具越简单越好,因为重点在于当下感受和共鸣。

“5月到日本黑部立山的时候,我用油性笔在明信片上勾勒构图线条,然后把卡片往雪壁上轻轻擦,明信片沾了水就直接上色。”

除了把风景写在明信片上,陈宝川也试过因为很喜欢那一阵咖啡香,把水彩笔沾上咖啡,在卡片上画上图案,留下咖啡香。每次翻阅到这一张明信片,就能回味当天喝到咖啡的感动和香气。

笔随心走 发现美好

很多人觉得画画很难,陈宝川认为问题不在于技巧,而是观念。“没有人会为明信片打分,收到的时候只会觉得开心,谁会去看美丑呢?”

他认为,只要想画的东西都可以画,或是听朋友讲一个东西而产生的一个画面,这些都可以画出来!

“重要的是,要去发现生活美好的东西,然后从中寻找自己觉得舒服的角度,笔随心走就是了。”

“画画是欣赏、鉴赏、分享的一个循环,它是生活化的东西,不是比赛,不要太讲究是否要完全和实景实物相同,事后凭记忆回想,让自己重温旅程,也是很好的方式。”

他说,想画就画,小朋友没有人教也会画画,但是因为自小学校教育注重审美,灌输“没填完、颜色填出线条就是做不好功课”的呆板观念,让许多人忘却了画画的本能,而变成了“我不会画”。

“画画是呈现当下的感受,此时此刻的我,如何去感受这一刻才最重要。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无法用一套固定的审美观去判定,你画得美或不美?”

他说,每个人可以依自己的需要选择目的地,摸不清方向用嘴巴问路也是最好的地图,这就是“旅画”的乐趣之一。实际上,“旅画”也可以让看到的人产生交流。

“有一次,我到双武隆渔村(Bagan Sungai Burong)速写,然后放上面书与朋友分享,不久就有朋友回应:你怎么到我家来写生?最后,这位朋友的爸爸还请我吃海鲜,哈!”

用习惯就是最好的笔

手绘明信片的工具,陈宝川习惯越简单越好,东西带太多反而会多余,基本上就是勾勒线条的不脱色油性笔、上色用携带型水彩、自来水笔。当然,还有当作明信片的水彩纸。

“水彩纸建议使用纸张磅数要200公克以上的厚纸,这样画画的效果比较理想。虽然要有基本的工具,但在绘画而言,任何可以留下痕迹的东西都能作画,我就曾试过就地取材,用木枝来作画。”

“最好用的笔”对每个人来说不一样,陈宝川认为习惯用的笔,就是好用的笔,因此,习惯原子笔、钢珠笔或其他笔,也都可以用来画画,只不过可能效果会有差异。但是,手绘明信片就是开心画画,这些都无妨。

“上色我通常使用水彩,有了自来水笔之后,水彩变得更加便利了,捏一捏笔身即可出水,不用特别准备容器装水洗笔。想换颜色,用卫生纸或面巾纸擦一擦即可。”

不怕画错 只怕没感觉

画画第一笔很难下手?陈宝川建议,尝试不停重复线条,不要中断笔触。

他以眼前的茶壶来做举例:“茶壶有三个主要的结构,茶壶盖、壶身和把手。一开始,先画茶壶盖,重复画一个圆形线条,笔触不要断,不断地拉,拉拉一下就知道怎么顺着笔触画下去。”

“如果不知道怎么画,就一直重复画。不要想太多,虑太多会犹豫不决。比如画国油双塔楼,重复画长方形并且重叠,就是国油双塔楼了。”

他说,不要怕画错,因为错是必然的,画家也会画错。反而,手绘有趣的就是画错,它比完美的电脑绘图胜在有温度、有感觉。

“我们观看事物是透过时间和空间,但是画画却是锁在一个角度,所以不能贪,寺庙很美、很大,但是速写时间不够,那就画寺庙外面的石狮子吧!”

“找出眼前物体特别的地方,然后重复画,顺着笔触一笔画完,线条不直也没关系。比如兔子的长耳朵,即使你画不美,线条不直,别人一看到长耳朵就知道这是兔子。”

多数人在旅行之时,很在意从A点到B点之间的移动时间,时间越短最好。“但是,从A点到B点不只是移动而已,中间的过程你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样的旅行况味?这些,也很重要!”

林姵杏(媒体人)
林姵杏(媒体人)

自我交流好期待
邮寄给自己

旅途中,挑选喜欢的明信片寄给自己和朋友,当收到自己从另一个城市寄来的明信片时,林姵杏延续了旅行的乐趣……

我是受到一位爱邮寄明信片的朋友的启发,才注意到邮寄的乐趣。这位朋友说过,收到从另一个城市寄来的明信片,旅行时的回忆随着卡片上的字迹和照片,重新翻阅温习,“原来我在XX开心”、“我在XX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一种跳出“现在”的感觉,发现“彼时彼刻”不同的自己。

2009年,我用自己工作储蓄得来的钱,第一次到国外旅行,途中写下人生第一张明信片,才发现写明信片的乐趣。之后,就一头栽进明信片的小世界里,每到一个城市旅行,就会邮寄明信片给朋友和自己。

这是我心灵的养分

每座城市总会有令人惊喜的风景,左弯右拐的街道、精美设计的小物、手作饰品等等。而我会选择最能代表该城市独特风情的明信片,写上自己的想法,邮寄给朋友,借着这一张薄卡片,希望能和在千里之外的他们,分享让我感动的风景。

明信片有诸多图案和种类,我惟独不选地标性的明信片。比如前阵子刚从台湾旅行回来,一般观光客都会购买的“台北101”明信片,不在我的选择当中,因为我想和朋友分享不一样的风景。

每一次旅行都是独一无二的回忆,明信片亦然。偶尔离开的旅行是给自己的心灵养分,逛个特色小店买张明信片、在邮局盖上纪念章,把这些心意蒐集在一张卡片上,事后再翻回来看,仿彿当初的街景又重现,不管经过再久,记忆鲜明。

每当收到自己寄给自己的明信片时,会特别开心!尤其在邮寄的当下,就会兴奋预测它什么时候会送到家里的信箱?然后在该预测日期前后的那一段时间,每天满心期待地打开信箱。

明信片可以寄给朋友和家人,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心情和体验。即使只是说说现在的心情,介绍这里的景色,收到的人总是很开心。我也喜欢写给自己,有点像是写个小日记,向未来的自己说说话。尤其是旅行结束,回家收到明信片的那一刻,“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在交流,浪漫极了!

邮戳,城市留痕

除了图案和邮票,邮寄明信片还有一点很吸引我,那就是明信片上的邮戳。小小的邮戳,承载每个城市和地点独一无二的戳记,飘洋过海,才能辗转把思念送到收件者的手上。

以前,我可能会觉得没有用过、没有邮戳痕迹的邮票才是完美的;但现在,盖上邮截的邮票才有价值和意义。

于是,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我会写下当天的心情,邮寄回来。可惜的是,有些地方没有邮筒,要累积几天才找到可以投寄的邮筒,致使明信片上的邮戳失去当地性。

我喜欢邮寄和收集明信片,是想要为自己的旅程留下一个足印,同时让朋友了解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每天的生活都是人生的一小段旅程,翻阅每一张明信片就像在浏览过去,从而发现,啊,原来日子还有那样的闪烁时光。

最佳手信送知交

旅行时,我不买手信,我会跟朋友说,明信片就是我的手信!每一次的旅行都会有不同的感想,我想把这份感想传达与朋友分享,而明信片礼轻情意重,在遥远他方有一个人记得你,需要你用等待去接受这一份手信。

我只邮寄给有收集和邮寄明信片嗜好的朋友,不然明信片可能会被当成废纸,一番心意被糟蹋。

我也会根据朋友的兴趣习惯而寄明信片给他们。比如,有的朋友爱旅行,我会和他分享旅途的新发现。明信片提供第三者的视角,让我跳脱“自己”,以笔友的身份那样,和朋友谈谈旅行、生活、工作等。

其实,每次邮寄明信片的时候,会担忧邮差先生会不会漏拿或是因为什么疏忽而不见?所以,旅行回来之后,我都会打电话问朋友有没有收到?庆幸,直到今天,还没有试过收不到。

谭络瑜(媒体人)
谭络瑜(媒体人)

鱼雁往返万水
情感千山牵引

明信片仿彿青鸟翩然降临至信箱,从世界各地飞来,送给谭络瑜不灭的友情和梦想……

有些人,在你的生命中轨迹交错过后,不留下一点痕迹。也有些人,可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你的命运。Niki,是宿命安排使我命运大转弯的那个人。

我与日本F1女记者Niki在2004年上海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缘。半年后,我们又在雪邦F1大奖赛媒体室碰面,她坐在我后排,非常忙碌。

代购手机 结下情谊

终于,比赛最后一天,大家坐在媒体室里看电视,我与她打招呼。客气寒喧两句,我说起两个月后即将第一次去欧洲旅行,目的地是西班牙。她双眼一亮,说她住在巴塞罗那(Barcelona),问能不能托我带一样东西过去给她?

原来她看见意大利电视台肉弹记者Stella,前两天在武吉免登刘蝶广场买了一个粉红色的小手机,十分可爱,想要买一个给她女儿,但又没时间去,于是托我买了,两个月后去到西班牙时交给她。

不知为什么,我相信这个才见过两次的人,愿意先自掏腰包,特地去找一个粉红色手机,还山长水远带到西班牙巴塞罗那交给她。

在巴塞罗那,Niki开车来接我,然后我自愿当她的小跟班,跟着她去巴塞罗那赛道、法国南部Paul Ricard赛道采访F1 testing。

在西班牙和法国短暂几天同行采访F1 testing之后,我们成了交心好友。而从明信片追踪她的行迹,我也才了解,像她那样的F1记者,到底过著怎样的生活?

那几年,几乎每一天,或隔两三天,打开家门口的信箱,都会看到里面躺着一两张,有时是三四张Niki亲笔写的明信片,搞不好邮差先生会以为每天寄信给我的是我的情人。

两只母老虎 骨子里爱冒险

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旅途里,我和Niki聊了很多不轻易与人分享的内心话,她谜样般的身世,我连续剧般的身世;她的F1职业,我的记者工作……不知为什么,背景完全不同的两人,似乎有些共同之处,特别投缘。

巧的是,我们都是母老虎!只不过,她比我大一圈,我们的骨子里爱冒险、独立孤僻。

有一次她忽然问我:“你想不想像我一样当专业F1记者呢?”全世界到处去采访F1?我当时苦笑回她:“马来西亚中文报馆不可能派记者去世界各地采访F1啦,那听起来就像梦一样。”

今天在澳洲墨尔本,明天去日本东京,三天后回到西班牙巴塞罗那,隔天去法国南部……F1记者生活是无休止的旅行,而明信片是旅行日记。Niki寄给我的明信片中,让我仿若也随着它们在世界各地旅行、采访。

谁解背后的孤独…

从2004年起,我陆续收到Niki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欧洲、亚洲、美国、加拿大、南美洲……从各个城巿、机场的信箱寄到我马来西亚的家中。

Niki的字体潦草,我常常必须费劲才能逐字看懂。内容大多是:“亲爱的YooYee,你好吗?我现在在XXX,刚刚忙完testing,飞来XXX站的F1大赛,住进酒店了……”

或者是:“亲爱的YooYee,KL的天气如何?XX站比赛刚结束,你看了电视转播吗?我离开了赛道赶到机场,现在准备飞回西班牙采访后天开始的testing……”

我想像,她在空无一人的赛道媒体室里、自己住的酒店房里、餐厅里、飞机上、家里写明信片。那也是后来我做的傻事,在欧洲各地忙碌采访时的空隙,不停地给朋友写明信片……是孤独吧!

一声问候百年感动

明信片诞生于1869年的奥地利,曾在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黄金时代……

明信片问世距今已有146年的历史。据史籍记载,1865年10月的一天,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精美的画,准备寄给他的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是,他到邮局邮寄时,邮局出售的信封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

画家正为难之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去。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件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

同年11月30日,在德国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有人提议,为了写信方便,可以使用一种不需要套封的信件,但因为意见不一,此提议未被采纳。

直到1869年,奥地利一位博士发表文章建议,应该开发明信片,并将其列为印刷品邮件,以降低邮费价格。奥地利邮政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同年10月1日,在维也纳邮局正式发行明信片。因此,奥地利成为世界上发行明信片最早的国家。

由于明信片使用简单、邮资便宜,深受人们欢迎,奥地利仅三个月就投寄了逾300万张。德国邮政部门闻讯后大吃一惊,后悔不已,并于1870年7月正式发行了明信片。紧接着,英、美、法、瑞士等国的明信片也相继问世,明信片开始风靡全球。

明信片世界之最

出口明信片最多的国家

印度是世界上发行或出口明信片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的各种明信片,收入多达一百七十多万美元。

第一张摄影明信片

1889年,法国巴黎博览会印发一种明信片,图案是一幅艾菲尔铁塔摄影作品,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明信片。

最<早的美术明信片

1870年7月16日,德国奥登堡(Oldenburg)一位名叫施华之的书商,在明信片上绘画一尊大炮和炮兵美术作品。

第一张正式发行的邮政美术明信片

1893年,瑞士邮政部为庆祝苏黎士邮票发行五十周年,特地发行邮政美术明信片,开创世界各国发行美术邮政明信片的先例。

发行速度最快的一套明信片

为了纪念首次在23届奥运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中国特发行了一套纪念邮资明信片。每当获得一枚金质奖章,中国就及时发行一张以该项目为内容的明信片,从设计到发行,只用三天时间。

第一本明信片年刊

由法国收藏家席拉和雪尔共同编辑出版的《纽丹国际明信片专集》,是世界上第一本明信片年刊。该明信片专集共附印350幅明信片插图,同时印有各种明信片的背景和资料、分类法、买卖商和收藏家的名单、明信片专用辞汇一览表等。

邮寄时间最长的明信片

美国西雅图市民琳妮收到了由堂兄路易在三十多年前给她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1948年年11月6日,正在某地旅行的路易给琳妮寄了这张明信片。西雅图邮局解释说:“最近才收到这张明信片”,但没有说为什么和在什么地方被耽误了三十多年。

收集明信片最多的集邮家

捷克的集邮家泽托尼娜科钦达博士在五十多年中,收集逾220万张各种明信片,有130万张是城市和风景明信片,其余是贺年明信片、艺术明信片和各种花卉明信片。

价值最高的明信片

1965年,英国伦敦会计师浦曼用一便士购买一张明信片,现标价100镑,比原价涨了二万四千倍,至今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明信片。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上则新闻 Jannina W 下则新闻 全球最美十大机场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