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投寄 有溫度的回憶

報導:葉鳳玲

圖:練國偉、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木樂喜歡手作創作。(圖:練國偉)
旅途裡的票根、照片、門票、機票、紀念章……總之什麼都能留下來,做成自我風格的明信片 ,把美好的回憶通通收錄在卡片裡。

木樂(Muller)是一位手作人,他隨身帶有自己製作的手帳(筆記本),在手帳上面隨意寫下當天的心得趣事,以及把票根、機票等黏在上面,之后再翻閱之時,好像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十分有趣。

就是因為這樣,生活裡的商品包裝、食品期限及價格標籤、報紙、日曆、傳單等,他也都留著、收著,再透過拼貼(Collage),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明信片。

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任何紙類,比如看過的報紙、商品紙袋或是傳單,特別的或適合的,我都會收集在一個籃子裡,因為我做的是創意設計,從設計角度考量,生活上隨意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做成明信片。”

無論是國內輕旅游,或是海外漫游,他隨手寫下一閃而過的念頭,看到新鮮有趣的東西都會留住,日常的片段、旅行的記憶,都是日子給的寶物,需要靈感的時候隨時伸手就有。

除了商品包裝袋和貼紙,他也喜歡收集別人丟掉的登機券,或是各種景點紀念章等。“每個人都有記錄生活和旅行的方式,因此,不一定要用照片和文字,收集這些商品貼紙或包裝,也是一種記錄。”

一開始,木樂只是因為覺得有趣而把這些收集的東西黏在手帳裡。后來覺得把它們拼貼在紙皮板上,再印刷成明信片,攜帶方便,更能傳情達意。

“以前出國考慮要不要買手信回來,但是后來我都把明信片當手信,出國之前叫朋友WhatsApp他們的地址給我,我再寄送當地的明信片給他們。現在,我乾脆以拼貼的方式製作成明信片。”

他希望製作第100張明信片紙皮板之后,在自己的咖啡館開展。目前已超過30張,並且把其中的28張,印刷成卡片明信片。

在網絡為主流溝通的今時今日,明信片還能派上什麼用場呢?木樂說:“明信片的價值,就是你特地把心意捧到郵政局,將之寫在卡片上,再投寄出去。”

創意拼貼 印成明信片

其實一開始,木樂並沒有想過要做手作明信片。由于他有寫手帳的習慣,旅行時喜歡收集各種商品的包裝和貼紙,還有各式各樣的票券,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從商品上撕下來,然后貼在手帳裡。

“經年累積成多本手帳之后,它成為我手工書品牌之一。許多人在閱讀之后,表示他們很喜歡裡面的內容,比如一閃而過的文字靈感、拼貼而成各種內容,所以我就乾脆印刷成明信片。”

這個手作明信片系列是以拼貼(Collage)的方式製成,使用漿糊把各種實物貼在紙皮板上,然后付梓印刷。木樂把這套明信片取名為“cardpainter”,因為它與“carpenter”(匠)和“card”讀音相近,跟他從事的手作創意設計息息相關。

本地無人賞 出國才見月亮圓

去年12月,木樂參加由李宗盛、張培仁等音樂人策劃發起的“台北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這個藝術節的所有參加單位,必須事先經過主辦方的審核,當年“蘇打綠”就是因為這個活動,被音樂人陳暐哲相中簽約當歌手。

“我很喜歡簡單生活節的理念,那就是‘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我很喜歡手作,它讓我可以接觸更多的人,並且透過它建立事業。”

他從來沒有想到手作可以讓他走到那麼遠,新加坡、澳門、台北、上海……但是,他心底嘆息:“我的手工書在國外很紅,但是在本地不賣,很可悲。不是外國月亮比較圓,而是只有到國外才能看到月亮,本地月亮根本照不到!”

然而,沒有月光,並沒有抹掉木樂的衝勁。2014年12月27日,“橙月創意株式會社”註冊成立,木樂決定在國內紮根,預計明年帶領幾個大馬品牌參加澳門及上海的藝術節。

新加坡擺攤 總統也光顧

2011年,木樂從台灣回馬之后繼續製作手工書,和朋友合作開藝術市集,到不同的學院擺攤販賣手工書。唯那時候大馬的手作剛起步,乏人問津。

不過,木樂的堅持和獨特創意,得到新加坡紅點設計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的青睞,邀請他到該館創意市集擺攤。

“當時我還是新人,只能在大路旁擺攤,拖著一箱約三十多本的手工書到新加坡去,沒想到一個晚上賣光了!”

有趣的是,在擺攤的時候,當時正在競選新加坡總統的陳慶炎博士,剛好拜訪創意市集,于是第二天新加坡各報章都刊登他和陳總統的照片,無意間打開了他的知名度,也結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舊報紙傳單 重賦新生命

木樂表示,手作明信片是隨心所欲的創作,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微觀美學,因為舉凡報紙、傳單、購物袋、食品包裝等,多數人認為是“廢物”的東西,都能透過手作明信片,讓它們再活幾遍。

“報紙看了不只是拿來包東西,它也是明信片創作的重要內容,因為報紙刊載各式各樣內容,從中可以隨意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木樂現場示範製作以“青春”為主題的手作明信片,就是他從報紙標題中獲得的靈感。

他說:“青春是唱不完的詩,只能入場一次,時間有限,所以我在上面黏上食品日期標籤。還有handle with care(小心輕放)的字條,寓意要輕放保護寶貴的青春夢想。”

木樂表示,手作明信片採用多數人棄之不用的各種廢紙來創作,它是經過設計和藝術的思考,但也正因為是由廢紙創作,很多時候無法做到最理想。

“比如報紙浸過水會起皺,這些皺紋、摺痕或其他痕跡,我們無法平復,但是適當處理的話,也可以做出特別的效果。”

手作明信片示範:

材料:紙膠帶、蓋印泥、印章、麵包夾、食品包裝袋、廢紙(報紙、傳單等)、紙皮板。

工具:筆、刀片、漿糊、錐子、剪線剪刀

1.在紙皮板上塗上白膠,再把報紙黏上去,做成明信片的基礎底色。

2.在紙皮板上蓋印,稍微美化。

3.從報紙(或傳單)上的標題、圖片和文字中尋找設計主題,剪下或撕下該部份圖文。

4.把圖文黏在紙皮板上。

5.在紙皮板上寫上配合設計主題的文字。

6.或者黏上紙膠帶美化。

7.把食品日期及價格標籤黏上去,配合主題進一步美化。

寶川藝術中心院長陳寶川 (圖:李玉珍)

像不像倒其次,重在回味 沿途旅畫

移開相機和手機觀景窗,用筆和顏色在卡片上記錄框框之外的精彩世界,留著給自己再三回味,或郵寄朋友分享……

寶川藝術中心院長陳寶川,一開始是用繪圖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看到有趣事物,想動筆的時候,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總會想在本子裡留下記錄,當中自然不能錯過旅行內容了。

“每個人記錄旅程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喜歡以攝影留下瞬間,有些人習慣以文字描寫過程,而我則是偏好以手繪記錄。”

他把旅途中的手繪記錄稱為“旅畫”(旅行繪畫),在和明信片尺寸相稱的卡片上,速寫眼前的風景,待顏料一乾,貼上郵票,郵寄出去。

他說,速寫能夠讓人的步伐和心情緩慢下來,靜心欣賞風景,細心體會事物。

“相機、手機拍下之后,往往是大量的照片就此放入一個個電腦裡的資料夾,很可惜。而且出游老是透過觀景窗看事物,視線侷限在小框框內,容易錯過框框外的世界。”

利用等待的時間,完成畫作

“手繪明信片不一樣。先是好好地觀察,好好感受當下,透過實際觀察和感受的洗禮,再提筆畫下,旁邊可以簡單文字敘述,再把喜悅郵寄給朋友,那種感覺很奇妙。”

有些人會問,旅行該利用什麼時候畫明信片呢?陳寶川認為旅行繪畫不是交功課,也沒有要求每次要完成,可以利用行程間的空檔。

“比如旅途中很多時候需要等待,等人、等食物上桌、等飛機,等待的心情可能會煩躁,但是手繪明信片剛好可利用這些等待的零碎時間,畫好后還可以郵寄送人!好過拍照打卡、買名貴手信。”

今年5月,陳寶川帶領藝術中心的學生到日本“旅畫”,一行十人當中,包括一位12歲小學生和其母親。

“這位小學生把手繪明信片郵寄給學校校長,校長收到之后很開心地發短訊謝謝她。明信片就是這樣一種感覺、感情的分享和共享!而不像拍照片,拍了就存放在電腦裡那樣單向。”

他認為畫畫是很生活化,而不是殿堂上的東西。手繪明信片是想留住當下覺得值得紀念的那一刻,它不是照片再現,無論畫得像不像,都在畫畫過程中把眼前的景物化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情感和回憶。

“我們當場速寫,時間一到就走,很隨興,若時間不足,就畫小張的,大概是手掌可以掌握的卡片,時間多的話就畫大張一些的。”

那一次的日本“旅畫”,陳寶川畫了逾30張明信片寄給朋友,雖然有幾張沒有“回國”,但是他仍然很開心地自我開解“是被喜歡的人拿走了”。

畫跡留下咖啡香

“眼前的東西,心裡的感受”──這是手繪明信片的樂趣。陳寶川認為,繪畫的工具越簡單越好,因為重點在于當下感受和共鳴。

“5月到日本黑部立山的時候,我用油性筆在明信片上勾勒構圖線條,然后把卡片往雪壁上輕輕擦,明信片沾了水就直接上色。”

除了把風景寫在明信片上,陳寶川也試過因為很喜歡那一陣咖啡香,把水彩筆沾上咖啡,在卡片上畫上圖案,留下咖啡香。每次翻閱到這一張明信片,就能回味當天喝到咖啡的感動和香氣。

筆隨心走 發現美好

很多人覺得畫畫很難,陳寶川認為問題不在于技巧,而是觀念。“沒有人會為明信片打分,收到的時候只會覺得開心,誰會去看美醜呢?”

他認為,只要想畫的東西都可以畫,或是聽朋友講一個東西而產生的一個畫面,這些都可以畫出來!

“重要的是,要去發現生活美好的東西,然后從中尋找自己覺得舒服的角度,筆隨心走就是了。”

“畫畫是欣賞、鑑賞、分享的一個循環,它是生活化的東西,不是比賽,不要太講究是否要完全和實景實物相同,事后憑記憶回想,讓自己重溫旅程,也是很好的方式。”

他說,想畫就畫,小朋友沒有人教也會畫畫,但是因為自小學校教育注重審美,灌輸“沒填完、顏色填出線條就是做不好功課”的呆板觀念,讓許多人忘卻了畫畫的本能,而變成了“我不會畫”。

“畫畫是呈現當下的感受,此時此刻的我,如何去感受這一刻才最重要。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所以無法用一套固定的審美觀去判定,你畫得美或不美?”

他說,每個人可以依自己的需要選擇目的地,摸不清方向用嘴巴問路也是最好的地圖,這就是“旅畫”的樂趣之一。實際上,“旅畫”也可以讓看到的人產生交流。

“有一次,我到雙武隆漁村(Bagan Sungai Burong)速寫,然后放上面書與朋友分享,不久就有朋友回應:你怎麼到我家來寫生?最后,這位朋友的爸爸還請我吃海鮮,哈!”

用習慣就是最好的筆

手繪明信片的工具,陳寶川習慣越簡單越好,東西帶太多反而會多余,基本上就是勾勒線條的不脫色油性筆、上色用攜帶型水彩、自來水筆。當然,還有當作明信片的水彩紙。

“水彩紙建議使用紙張磅數要200公克以上的厚紙,這樣畫畫的效果比較理想。雖然要有基本的工具,但在繪畫而言,任何可以留下痕跡的東西都能作畫,我就曾試過就地取材,用木枝來作畫。”

“最好用的筆”對每個人來說不一樣,陳寶川認為習慣用的筆,就是好用的筆,因此,習慣原子筆、鋼珠筆或其他筆,也都可以用來畫畫,只不過可能效果會有差異。但是,手繪明信片就是開心畫畫,這些都無妨。

“上色我通常使用水彩,有了自來水筆之后,水彩變得更加便利了,捏一捏筆身即可出水,不用特別準備容器裝水洗筆。想換顏色,用衛生紙或面巾紙擦一擦即可。”

不怕畫錯 只怕沒感覺

畫畫第一筆很難下手?陳寶川建議,嘗試不停重複線條,不要中斷筆觸。

他以眼前的茶壺來做舉例:“茶壺有三個主要的結構,茶壺蓋、壺身和把手。一開始,先畫茶壺蓋,重複畫一個圓形線條,筆觸不要斷,不斷地拉,拉拉一下就知道怎麼順著筆觸畫下去。”

“如果不知道怎麼畫,就一直重複畫。不要想太多,慮太多會猶豫不決。比如畫國油雙塔樓,重複畫長方形並且重疊,就是國油雙塔樓了。”

他說,不要怕畫錯,因為錯是必然的,畫家也會畫錯。反而,手繪有趣的就是畫錯,它比完美的電腦繪圖勝在有溫度、有感覺。

“我們觀看事物是透過時間和空間,但是畫畫卻是鎖在一個角度,所以不能貪,寺廟很美、很大,但是速寫時間不夠,那就畫寺廟外面的石獅子吧!”

“找出眼前物體特別的地方,然后重複畫,順著筆觸一筆畫完,線條不直也沒關係。比如兔子的長耳朵,即使你畫不美,線條不直,別人一看到長耳朵就知道這是兔子。”

多數人在旅行之時,很在意從A點到B點之間的移動時間,時間越短最好。“但是,從A點到B點不只是移動而已,中間的過程你做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樣的旅行況味?這些,也很重要!”

林姵杏(媒體人)

自我交流好期待 郵寄給自己

旅途中,挑選喜歡的明信片寄給自己和朋友,當收到自己從另一個城市寄來的明信片時,林姵杏延續了旅行的樂趣……

我是受到一位愛郵寄明信片的朋友的啟發,才注意到郵寄的樂趣。這位朋友說過,收到從另一個城市寄來的明信片,旅行時的回憶隨著卡片上的字跡和照片,重新翻閱溫習,“原來我在XX開心”、“我在XX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一種跳出“現在”的感覺,發現“彼時彼刻”不同的自己。

2009年,我用自己工作儲蓄得來的錢,第一次到國外旅行,途中寫下人生第一張明信片,才發現寫明信片的樂趣。之後,就一頭栽進明信片的小世界裡,每到一個城市旅行,就會郵寄明信片給朋友和自己。

這是我心靈的養分

每座城市總會有令人驚喜的風景,左彎右拐的街道、精美設計的小物、手作飾品等等。而我會選擇最能代表該城市獨特風情的明信片,寫上自己的想法,郵寄給朋友,藉著這一張薄卡片,希望能和在千里之外的他們,分享讓我感動的風景。

明信片有諸多圖案和種類,我惟獨不選地標性的明信片。比如前陣子剛從台灣旅行回來,一般觀光客都會購買的“台北101”明信片,不在我的選擇當中,因為我想和朋友分享不一樣的風景。

每一次旅行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明信片亦然。偶爾離開的旅行是給自己的心靈養分,逛個特色小店買張明信片、在郵局蓋上紀念章,把這些心意蒐集在一張卡片上,事後再翻回來看,仿彿當初的街景又重現,不管經過再久,記憶鮮明。

每當收到自己寄給自己的明信片時,會特別開心!尤其在郵寄的當下,就會興奮預測它什麼時候會送到家裡的信箱?然後在該預測日期前後的那一段時間,每天滿心期待地打開信箱。

明信片可以寄給朋友和家人,和他們分享自己的心情和體驗。即使只是說說現在的心情,介紹這裡的景色,收到的人總是很開心。我也喜歡寫給自己,有點像是寫個小日記,向未來的自己說說話。尤其是旅行結束,回家收到明信片的那一刻,“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在交流,浪漫極了!

郵戳,城市留痕

除了圖案和郵票,郵寄明信片還有一點很吸引我,那就是明信片上的郵戳。小小的郵戳,承載每個城市和地點獨一無二的戳記,飄洋過海,才能輾轉把思念送到收件者的手上。

以前,我可能會覺得沒有用過、沒有郵戳痕跡的郵票才是完美的;但現在,蓋上郵截的郵票才有價值和意義。

於是,每到一個城市旅行,我會寫下當天的心情,郵寄回來。可惜的是,有些地方沒有郵筒,要累積幾天才找到可以投寄的郵筒,致使明信片上的郵戳失去當地性。

我喜歡郵寄和收集明信片,是想要為自己的旅程留下一個足印,同時讓朋友了解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每天的生活都是人生的一小段旅程,翻閱每一張明信片就像在瀏覽過去,從而發現,啊,原來日子還有那樣的閃爍時光。

最佳手信送知交

旅行時,我不買手信,我會跟朋友說,明信片就是我的手信!每一次的旅行都會有不同的感想,我想把這份感想傳達與朋友分享,而明信片禮輕情意重,在遙遠他方有一個人記得你,需要你用等待去接受這一份手信。

我只郵寄給有收集和郵寄明信片嗜好的朋友,不然明信片可能會被當成廢紙,一番心意被糟蹋。

我也會根據朋友的興趣習慣而寄明信片給他們。比如,有的朋友愛旅行,我會和他分享旅途的新發現。明信片提供第三者的視角,讓我跳脫“自己”,以筆友的身份那樣,和朋友談談旅行、生活、工作等。

其實,每次郵寄明信片的時候,會擔憂郵差先生會不會漏拿或是因為什麼疏忽而不見?所以,旅行回來之後,我都會打電話問朋友有沒有收到?慶幸,直到今天,還沒有試過收不到。

譚絡瑜(媒體人)

魚雁往返萬水 情感千山牽引

明信片仿彿青鳥翩然降臨至信箱,從世界各地飛來,送給譚絡瑜不滅的友情和夢想……

有些人,在你的生命中軌跡交錯過后,不留下一點痕跡。也有些人,可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他們的出現,改變了你的命運。Niki,是宿命安排使我命運大轉彎的那個人。

我與日本F1女記者Niki在2004年上海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緣。半年后,我們又在雪邦F1大獎賽媒體室碰面,她坐在我后排,非常忙碌。

代購手機 結下情誼

終于,比賽最后一天,大家坐在媒體室裡看電視,我與她打招呼。客氣寒喧兩句,我說起兩個月后即將第一次去歐洲旅行,目的地是西班牙。她雙眼一亮,說她住在巴塞羅那(Barcelona),問能不能托我帶一樣東西過去給她?

原來她看見意大利電視台肉彈記者Stella,前兩天在武吉免登劉蝶廣場買了一個粉紅色的小手機,十分可愛,想要買一個給她女兒,但又沒時間去,于是托我買了,兩個月后去到西班牙時交給她。

不知為什麼,我相信這個才見過兩次的人,願意先自掏腰包,特地去找一個粉紅色手機,還山長水遠帶到西班牙巴塞羅那交給她。

在巴塞羅那,Niki開車來接我,然后我自願當她的小跟班,跟著她去巴塞羅那賽道、法國南部Paul Ricard賽道採訪F1 testing。

在西班牙和法國短暫幾天同行採訪F1 testing之后,我們成了交心好友。而從明信片追蹤她的行跡,我也才了解,像她那樣的F1記者,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那幾年,幾乎每一天,或隔兩三天,打開家門口的信箱,都會看到里面躺著一兩張,有時是三四張Niki親筆寫的明信片,搞不好郵差先生會以為每天寄信給我的是我的情人。

兩隻母老虎 骨子裡愛冒險

在西班牙和法國的旅途裡,我和Niki聊了很多不輕易與人分享的內心話,她謎樣般的身世,我連續劇般的身世;她的F1職業,我的記者工作……不知為什麼,背景完全不同的兩人,似乎有些共同之處,特別投緣。

巧的是,我們都是母老虎!只不過,她比我大一圈,我們的骨子裡愛冒險、獨立孤僻。

有一次她忽然問我:“你想不想像我一樣當專業F1記者呢?”全世界到處去採訪F1?我當時苦笑回她:“馬來西亞中文報館不可能派記者去世界各地採訪F1啦,那听起來就像夢一樣。”

今天在澳洲墨爾本,明天去日本東京,三天后回到西班牙巴塞羅那,隔天去法國南部……F1記者生活是無休止的旅行,而明信片是旅行日記。Niki寄給我的明信片中,讓我仿若也隨著它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採訪。

誰解背后的孤獨…

從2004年起,我陸續收到Niki從世界各地寄來的明信片,歐洲、亞洲、美國、加拿大、南美洲……從各個城巿、機場的信箱寄到我馬來西亞的家中。

Niki的字體潦草,我常常必須費勁才能逐字看懂。內容大多是:“親愛的YooYee,你好嗎?我現在在XXX,剛剛忙完testing,飛來XXX站的F1大賽,住進酒店了……”

或者是:“親愛的YooYee,KL的天氣如何?XX站比賽剛結束,你看了電視轉播嗎?我離開了賽道趕到機場,現在準備飛回西班牙採訪后天開始的testing……”

我想像,她在空無一人的賽道媒體室裡、自己住的酒店房裡、餐廳裡、飛機上、家裡寫明信片。那也是后來我做的傻事,在歐洲各地忙碌採訪時的空隙,不停地給朋友寫明信片……是孤獨吧!

一聲問候百年感動

明信片誕生于1869年的奧地利,曾在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黃金時代……

明信片問世距今已有146年的歷史。據史籍記載,1865年10月的一天,德國畫家在硬卡紙上畫了一幅精美的畫,準備寄給他的朋友作為結婚紀念品。但是,他到郵局郵寄時,郵局出售的信封沒有一個能將畫片裝下。

畫家正為難之時,一位郵局職員建議畫家將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寫在畫片背面寄出去。果然,這沒有信封的“畫片”,如同信件一樣寄到了朋友手裡。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張自製明信片就悄然誕生了。

同年11月30日,在德國的一次代表大會上,有人提議,為了寫信方便,可以使用一種不需要套封的信件,但因為意見不一,此提議未被採納。

直到1869年,奧地利一位博士發表文章建議,應該開發明信片,並將其列為印刷品郵件,以降低郵費價格。奧地利郵政部採納了他的建議,在同年10月1日,在維也納郵局正式發行明信片。因此,奧地利成為世界上發行明信片最早的國家。

由于明信片使用簡單、郵資便宜,深受人們歡迎,奧地利僅三個月就投寄了逾300萬張。德國郵政部門聞訊後大吃一驚,後悔不已,並于1870年7月正式發行了明信片。緊接著,英、美、法、瑞士等國的明信片也相繼問世,明信片開始風靡全球。

明信片世界之最

出口明信片最多的國家

印度是世界上發行或出口明信片最多的國家,每年出口的各種明信片,收入多達一百七十多萬美元。

第一張攝影明信片

1889年,法國巴黎博覽會印發一種明信片,圖案是一幅艾菲爾鐵塔攝影作品,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攝影明信片。

1870年7月16日,德國奧登堡(Oldenburg)一位名叫施華之的書商,在明信片上繪畫一尊大炮和炮兵美術作品。

第一張正式發行的郵政美術明信片

1893年,瑞士郵政部為慶祝蘇黎士郵票發行五十周年,特地發行郵政美術明信片,開創世界各國發行美術郵政明信片的先例。

發行速度最快的一套明信片

為了紀念首次在23屆奧運會上榮獲金質獎章,中國特發行了一套紀念郵資明信片。每當獲得一枚金質獎章,中國就及時發行一張以該項目為內容的明信片,從設計到發行,只用三天時間。

第一本明信片年刊

由法國收藏家席拉和雪爾共同編輯出版的《紐丹國際明信片專集》,是世界上第一本明信片年刊。該明信片專集共附印350幅明信片插圖,同時印有各種明信片的背景和資料、分類法、買賣商和收藏家的名單、明信片專用辭匯一覽表等。

郵寄時間最長的明信片

美國西雅圖市民琳妮收到了由堂兄路易在三十多年前給她寄來的一張明信片。在1948年年11月6日,正在某地旅行的路易給琳妮寄了這張明信片。西雅圖郵局解釋說:“最近才收到這張明信片”,但沒有說為什麼和在什麼地方被耽誤了三十多年。

收集明信片最多的集郵家

捷克的集郵家澤托尼娜科欽達博士在五十多年中,收集逾220萬張各種明信片,有130萬張是城市和風景明信片,其余是賀年明信片、藝術明信片和各種花卉明信片。

價值最高的明信片

1965年,英國倫敦會計師浦曼用一便士購買一張明信片,現標價100鎊,比原價漲了二萬四千倍,至今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明信片。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