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變金馬崙(1) 氣候土壤更勝平原 金馬崙耕作福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幻變金馬崙(1) 氣候土壤更勝平原 金馬崙耕作福地

對金馬崙糧食的供應工作,運輸尤其重要。
對金馬崙糧食的供應工作,運輸尤其重要。

報導:許雅玲
攝影:楊智聰
今年下半旬,筆者約好攝影記者,取道打巴舊路,上金馬崙高原。



一路上,沒有雲霧裊繞的浪漫,幸好氣候涼爽、綠意盈然,加上路況沒有想像中的崎嶇難行,沒吐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都說,這十多年來,金馬崙不冷了,連晚上睡覺,也不用蓋被了。

,鬼哭神號。



曾經令人響往的避暑勝地,今非昔比。變色的主因,據說是開發泛濫。農人非法開發土地以耕作,而政府單位又監管不力。

殘了?農人吶喊,大集團大肆伐木、大興土木,才是禍首呀!

我們可以怎樣保住這塊福地?

來到藍谷,拜會了74歲的關啟宗,才知道,他和很多農人一樣,並非“正港”金馬崙人,都是為了美好耕作理想,移居高原的農人。

28歲時,在霹靂曼絨耕作的關啟宗反复考量:平原發展農業不理想,耕作環境辛苦,產量又不理想,倒不如到金馬崙耕作,不論氣候土壤,都比平原更勝一籌。

帶著重要的家當,牽著妻子的小手,顛簸來到金馬崙,小兩口的印象是:地方荒涼,路況很差,只有一部老舊汽車,尤其農產區,非常落后。他並不失望,因為“金馬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實現我的抱負!”

好吧。先租個菜園來耕作吧。

高原交通不便,教育不普及,農人都缺乏知識,一直沿用落后的方法種菜,不只賺不到吃,維持生活也難。

平原人關啟宗,看到很多高原人看不到的機會:這個地方,努力耕耘,就有出頭天。

感激在平原接受的學校教育,關啟宗不斷通過知識來學習改進耕作。

觀摩國內外農業展

“金馬崙的農民,對農業一竅不通,就是跟著父輩拿起鋤頭就耕作,經常被剝削和欺騙。外來的商家,拿著蝦糠(剝蝦米剩下的殼)摻和海沙,賣給農民。這種所謂的‘肥料’,鹽分高,會破壞土壤,阻礙作物生長。這樣下去,農民會完蛋。”

關啟宗勸說農民不用蝦糠,得罪不少商家,但是義無反顧。不然,耕作無法維持生計,更多的金馬崙人,被逼離鄉背井,出外打工。

山上運輸系統不良,山下便糧食短缺。說起金馬崙的發展,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懂得感激:金馬崙,都是靠著我們的祖輩,用鋤頭,一鋤一鋤鋤上來。

隨著交通條件改善,越來越多的農業大廠商,看中金馬崙的發展潛能,派遣更多農業人才來到高原,鼓勵農民使用正統的肥料,蝦糠才從農地裡消失。

“數十年來,沒聽過政府為金馬崙農民做過什么大貢獻。金馬崙農業的發展,主要是依賴農人的耕作經驗,還有農業商家(農藥、種子、農業用具)派遣技術人員,上山和農人交流,才逐漸提升。”

再后來,農人親自下山,參與國內外的農業展覽會、觀摩團,甚至,有了資本提升科技設備,讓子女接受農業教育……今天,不管是知識,科技或設備,金馬崙的農業不輸誰。

運送鮮菜需完善運輸

糧食生產供應鏈上,必須建立完善的運輸系統,確保將山頂的新鮮產物,順利運送到目的地市場。

關啟宗披露,“除了種植,金馬崙還開發了第二個重要事業──羅厘運輸業。”

“從直冷甲、甘榜拉惹到藍谷,道路改革也是近十多年才大受重視。公路設施落后的年代,運輸成本必然高。想當年,羅厘運輸蔬菜,都是用竹籮運送,相當麻煩,並且,蔬菜運送到巴剎,至少有30%損壞,被迫丟棄。這也帶來改革省思。”

菜農相當受到竹籮商的限制。具體來說,新年期間,竹籮商決定休息半個月或一個月,菜農就無可奈何了,就算有不錯產出,但是,還是要看竹籮有多少,沒有竹籮運送,菜就浪費了。

后來,菜農放棄過去裝滿50、60公斤一籮菜的做法, 改用輕便紙盒來包裝。

與菜農公會談不妥
羅厘公會曾受抵制

壯年時,關啟宗也會駕駛羅厘,還膽粗粗擔任了吃力不討好的第一任羅厘公會主席。

“為了將蔬菜新鮮送達山下,羅厘司機日夜工作,但人家都不滿。當時,菜農公會認為,羅厘公會是剝削者!一噸蔬菜100斤,必須用吉普車進菜園載出來,送上羅厘,才收2塊50仙。”

那段時日,路又顛簸又壞,羅厘經常要送修,苦不堪言。菜農公會有一個台灣畢業的大學生,發動抵制新加坡批發商,同時抵制羅厘公會的運動。

原來,新加坡批發商開的價錢中,會扣個5%,作為服務費。菜農公會不願跟新加坡批發商談,就由羅厘公會商談。

起初,關啟宗會大罵:“不可理解,抵制羅厘,誰幫你們載菜?后來,決定,將計就計,借力改革金馬崙運輸業。

“我們告訴批發商:取消服務費不困難,因為賣多少錢是商人的權利。同時,我們爭取取消車利,運費由批發商負責。”

“過去,車利(運費)都是記在簿子裡,先賒賬。我們服務完畢,卻沒有半分錢可用,換成批發商負責,我們可以收到現錢,調整車利也不必跟農民吵架。最終,我們說服商家和菜農坐下來協商,協議書還是我起草,皆大歡喜。”他笑說。

經過種種改革,運輸商才起死回生:有了現錢周轉,收入穩定,才能放心經營。一段時間后,存夠錢購買新羅厘,故障減少很多,準時送貨,菜農、商家、羅厘商,皆大歡喜。

近10年,因為人手短缺,關啟宗放棄運輸服務,專攻農場:自己種菜自己運輸。

金馬崙運輸全馬最方便

交通條件大改良后,金馬崙人尤其菜農,增加許多向外接觸的機會,同時,喜愛耕作的山下人,比如小時跟隨父母居住金馬崙,幾年后舉家搬走的何婉菁,2001年,又歸去金馬崙種菜。

這是因為,金馬崙是全馬運輸蔬菜最方便的地方!這裡是專門種菜的地方,蔬菜想要運送到南馬、中馬、北馬,甚至新加坡,都很方便發達。

關啟宗說:“早期,蔬菜運到新加坡,大部分會爛掉。后來,經過種子改良,蔬菜不只產量好耐儲藏,大大減少遠途運輸問題。當時,種子比金還貴,每一克要價兩三百塊。”

半個世紀以來,金馬崙農民沒能力做科研,直接引進外國的種子、技術和設備,提升蔬菜品質,還引進更多新的蔬菜品種,生產更多蔬菜。

產出一多,市場策略便舉足輕重。說起來,山下超市都是向批發商購買高原蔬菜,沒有討價還價余地,貴來就貴賣,假如超市直接向菜農取貨,價格便宜很多。

關啟宗看中這個機會,鼓勵二兒子阿寶,直接跟新加坡連鎖超市NTUC商討合作機會。

關啟宗父子的成功促使金馬崙農民,設法往超市發展。計算起來,高原蔬菜在超市銷售,打破批發商壟斷的局面,已有十多年了。

菜價任批發商宰割

間中,關啟宗也從事運輸事業,把菜運送到彭亨:從產地到餐桌,中間發生了什么事情,看得很清楚。

因為運輸管道有限,菜農,辛苦耕作3個月的心血,以三、四毛錢,賣給批發商后,批發商再以一塊錢,賣給山下的菜商。

菜價任由批發商宰割,農民跟當奴隸沒差別,做牛做馬,都賺不到吃……這一切,關啟宗看在眼裡,但無能為力。

今天,菜價高漲,賺翻天的,仍不是農民。

金馬崙的蔬菜,有兩種行銷方式,一種是送去吉隆坡士拉央大巴剎和怡保的大巴剎,有多少菜,都會被吸納,不過,價錢”必須“由批發市場來定價,而不是由金馬崙的菜園訂價。另一種就是像批發商鍾南豐那般,用小車子運送到檳城一帶。

超過10公噸價壓更低

“檳城訂多少,我們就送多少,供貨很穩定,同時,我們給的價格,比吉隆坡高一點,士拉央收1令吉,我們就給1令吉20仙。”鍾南豐說。

檳城吸納不完的蔬菜,只能送去士拉央,由批發商訂價,這對菜農不利,因為:士拉央大巴剎,一天可賣出10公噸菜心,價錢是一令吉,如果菜心超過10公噸,批發商會把價錢壓低至50仙甚至30仙。不管給菜農的價錢多低,消費者始終吃不到便宜菜。

資料庫
西馬最小的縣

金馬侖高原,地處馬來半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東麓,海拔約1500米左右,與霹靂州的近打高原及吉蘭丹州的羅京高原毗鄰,距打巴60公里處,離首都吉隆坡約200公里。

金馬侖高原是西馬最小的縣,總面積712平方公里,年均溫約為18℃,整年則常介于15℃到25℃之間,年雨量超過2,700mm。

1885年,英國探測家金馬倫爵士在一個測圖行動中,發現這個新高原,因此得名金馬崙。

40年后,英國爵士佐治瑪史威(Sir George Maxwell),愛上這裡的涼爽天氣和自然美景,決定將其發展為避暑勝地,開闢了一條從高原通往打巴的公路。

直至1929年,約翰.艾琪拔.路雪(John Archibald Russell,當時英國的總督之子)在此發展茶葉種植,直到二戰開打為止。

1957年,金馬崙高原轉交馬來亞聯合邦政府管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