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变金马仑(1) 气候土壤更胜平原 金马仑耕作福地
报导:许雅玲
摄影:杨智聪
今年下半旬,笔者约好摄影记者,取道打巴旧路,上金马仑高原。
一路上,没有云雾袅绕的浪漫,幸好气候凉爽、绿意盈然,加上路况没有想像中的崎岖难行,没吐得一塌糊涂。
很多人都说,这十多年来,金马仑不冷了,连晚上睡觉,也不用盖被了。
,鬼哭神号。
曾经令人响往的避暑胜地,今非昔比。变色的主因,据说是开发泛滥。农人非法开发土地以耕作,而政府单位又监管不力。
残了?农人呐喊,大集团大肆伐木、大兴土木,才是祸首呀!
我们可以怎样保住这块福地?
来到蓝谷,拜会了74岁的关启宗,才知道,他和很多农人一样,并非“正港”金马仑人,都是为了美好耕作理想,移居高原的农人。
28岁时,在霹雳曼绒耕作的关启宗反复考量:平原发展农业不理想,耕作环境辛苦,产量又不理想,倒不如到金马仑耕作,不论气候土壤,都比平原更胜一筹。
带着重要的家当,牵着妻子的小手,颠簸来到金马仑,小两口的印象是:地方荒凉,路况很差,只有一部老旧汽车,尤其农产区,非常落后。他并不失望,因为“金马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实现我的抱负!”
好吧。先租个菜园来耕作吧。
高原交通不便,教育不普及,农人都缺乏知识,一直沿用落后的方法种菜,不只赚不到吃,维持生活也难。
平原人关启宗,看到很多高原人看不到的机会:这个地方,努力耕耘,就有出头天。
感激在平原接受的学校教育,关启宗不断通过知识来学习改进耕作。
观摩国内外农业展
“金马仑的农民,对农业一窍不通,就是跟着父辈拿起锄头就耕作,经常被剥削和欺骗。外来的商家,拿着虾糠(剥虾米剩下的壳)掺和海沙,卖给农民。这种所谓的‘肥料’,盐分高,会破坏土壤,阻碍作物生长。这样下去,农民会完蛋。”
关启宗劝说农民不用虾糠,得罪不少商家,但是义无反顾。不然,耕作无法维持生计,更多的金马仑人,被逼离乡背井,出外打工。
山上运输系统不良,山下便粮食短缺。说起金马仑的发展,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懂得感激:金马仑,都是靠着我们的祖辈,用锄头,一锄一锄锄上来。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农业大厂商,看中金马仑的发展潜能,派遣更多农业人才来到高原,鼓励农民使用正统的肥料,虾糠才从农地里消失。
“数十年来,没听过政府为金马仑农民做过什么大贡献。金马仑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农人的耕作经验,还有农业商家(农药、种子、农业用具)派遣技术人员,上山和农人交流,才逐渐提升。”
再后来,农人亲自下山,参与国内外的农业展览会、观摩团,甚至,有了资本提升科技设备,让子女接受农业教育……今天,不管是知识,科技或设备,金马仑的农业不输谁。
运送鲜菜需完善运输
粮食生产供应链上,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输系统,确保将山顶的新鲜产物,顺利运送到目的地市场。
关启宗披露,“除了种植,金马仑还开发了第二个重要事业──罗厘运输业。”
“从直冷甲、甘榜拉惹到蓝谷,道路改革也是近十多年才大受重视。公路设施落后的年代,运输成本必然高。想当年,罗厘运输蔬菜,都是用竹箩运送,相当麻烦,并且,蔬菜运送到巴刹,至少有30%损坏,被迫丢弃。这也带来改革省思。”
菜农相当受到竹箩商的限制。具体来说,新年期间,竹箩商决定休息半个月或一个月,菜农就无可奈何了,就算有不错产出,但是,还是要看竹箩有多少,没有竹箩运送,菜就浪费了。
后来,菜农放弃过去装满50、60公斤一箩菜的做法, 改用轻便纸盒来包装。
与菜农公会谈不妥
罗厘公会曾受抵制
壮年时,关启宗也会驾驶罗厘,还胆粗粗担任了吃力不讨好的第一任罗厘公会主席。
“为了将蔬菜新鲜送达山下,罗厘司机日夜工作,但人家都不满。当时,菜农公会认为,罗厘公会是剥削者!一吨蔬菜100斤,必须用吉普车进菜园载出来,送上罗厘,才收2块50仙。”
那段时日,路又颠簸又坏,罗厘经常要送修,苦不堪言。菜农公会有一个台湾毕业的大学生,发动抵制新加坡批发商,同时抵制罗厘公会的运动。
原来,新加坡批发商开的价钱中,会扣个5%,作为服务费。菜农公会不愿跟新加坡批发商谈,就由罗厘公会商谈。
起初,关启宗会大骂:“不可理解,抵制罗厘,谁帮你们载菜?后来,决定,将计就计,借力改革金马仑运输业。
“我们告诉批发商:取消服务费不困难,因为卖多少钱是商人的权利。同时,我们争取取消车利,运费由批发商负责。”
“过去,车利(运费)都是记在簿子里,先赊账。我们服务完毕,却没有半分钱可用,换成批发商负责,我们可以收到现钱,调整车利也不必跟农民吵架。最终,我们说服商家和菜农坐下来协商,协议书还是我起草,皆大欢喜。”他笑说。
经过种种改革,运输商才起死回生:有了现钱周转,收入稳定,才能放心经营。一段时间后,存够钱购买新罗厘,故障减少很多,准时送货,菜农、商家、罗厘商,皆大欢喜。
近10年,因为人手短缺,关启宗放弃运输服务,专攻农场:自己种菜自己运输。
金马仑运输全马最方便
交通条件大改良后,金马仑人尤其菜农,增加许多向外接触的机会,同时,喜爱耕作的山下人,比如小时跟随父母居住金马仑,几年后举家搬走的何婉菁,2001年,又归去金马仑种菜。
这是因为,金马仑是全马运输蔬菜最方便的地方!这里是专门种菜的地方,蔬菜想要运送到南马、中马、北马,甚至新加坡,都很方便发达。
关启宗说:“早期,蔬菜运到新加坡,大部分会烂掉。后来,经过种子改良,蔬菜不只产量好耐储藏,大大减少远途运输问题。当时,种子比金还贵,每一克要价两三百块。”
半个世纪以来,金马仑农民没能力做科研,直接引进外国的种子、技术和设备,提升蔬菜品质,还引进更多新的蔬菜品种,生产更多蔬菜。
产出一多,市场策略便举足轻重。说起来,山下超市都是向批发商购买高原蔬菜,没有讨价还价余地,贵来就贵卖,假如超市直接向菜农取货,价格便宜很多。
关启宗看中这个机会,鼓励二儿子阿宝,直接跟新加坡连锁超市NTUC商讨合作机会。
关启宗父子的成功促使金马仑农民,设法往超市发展。计算起来,高原蔬菜在超市销售,打破批发商垄断的局面,已有十多年了。
菜价任批发商宰割
间中,关启宗也从事运输事业,把菜运送到彭亨:从产地到餐桌,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得很清楚。
因为运输管道有限,菜农,辛苦耕作3个月的心血,以三、四毛钱,卖给批发商后,批发商再以一块钱,卖给山下的菜商。
菜价任由批发商宰割,农民跟当奴隶没差别,做牛做马,都赚不到吃……这一切,关启宗看在眼里,但无能为力。
今天,菜价高涨,赚翻天的,仍不是农民。
金马仑的蔬菜,有两种行销方式,一种是送去吉隆坡士拉央大巴刹和怡保的大巴刹,有多少菜,都会被吸纳,不过,价钱”必须“由批发市场来定价,而不是由金马仑的菜园订价。另一种就是像批发商钟南丰那般,用小车子运送到槟城一带。
超过10公吨价压更低
“槟城订多少,我们就送多少,供货很稳定,同时,我们给的价格,比吉隆坡高一点,士拉央收1令吉,我们就给1令吉20仙。”钟南丰说。
槟城吸纳不完的蔬菜,只能送去士拉央,由批发商订价,这对菜农不利,因为:士拉央大巴刹,一天可卖出10公吨菜心,价钱是一令吉,如果菜心超过10公吨,批发商会把价钱压低至50仙甚至30仙。不管给菜农的价钱多低,消费者始终吃不到便宜菜。
资料库
西马最小的县
金马仑高原,地处马来半岛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东麓,海拔约1500米左右,与霹雳州的近打高原及吉兰丹州的罗京高原毗邻,距打巴60公里处,离首都吉隆坡约200公里。
金马仑高原是西马最小的县,总面积712平方公里,年均温约为18℃,整年则常介于15℃到25℃之间,年雨量超过2,700mm。
1885年,英国探测家金马伦爵士在一个测图行动中,发现这个新高原,因此得名金马仑。
40年后,英国爵士佐治玛史威(Sir George Maxwell),爱上这里的凉爽天气和自然美景,决定将其发展为避暑胜地,开辟了一条从高原通往打巴的公路。
直至1929年,约翰.艾琪拔.路雪(John Archibald Russell,当时英国的总督之子)在此发展茶叶种植,直到二战开打为止。
1957年,金马仑高原转交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