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走向民主(完結篇)25年首度民主選舉 民盟大勝可獨立組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緬甸走向民主(完結篇)25年首度民主選舉 民盟大勝可獨立組閣

整理:本報國際組



相隔25年,緬甸終於開放多黨參選,並於11月8日舉行史上第一次自由選舉,翁桑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大勝,並可獨立組閣。

緬甸今次能夠有相對民主的選舉,翁桑蘇姬可謂居功至偉,沒有她在民眾心目中的威望,民盟不可能有這樣一面倒的壓倒性勝利。這種接近絕對的優勢對緬甸很重要,它足以令軍方不敢輕易出手干政。

相對於1990年時民盟勝選遭軍政府作廢,2010年起開展牛步化民主轉型的緬甸政府,這次在國際高度關注下,承認敗選並表示尊重選舉結果。



外界對緬甸逐步民主改革多半抱持樂觀正面看法,同時也認為這只是緬甸民主化的第一哩路,未來前景依然充滿荊棘。其中,明年總統選舉,民盟的總統人選更是引起關注。

翁桑蘇姬是緬甸民主運動的巨人,對緬甸選民而言,她是當然的總統人選。但2008年通過的緬甸新憲法對翁桑蘇姬設下重重限制,如規定,緬甸總統不得有外國國籍配偶或子女,因此丈夫與兒子均為英國籍的翁桑蘇姬,根本無法參選總統。

憲法重重設限阻掌權

儘管她放話要以國會“凌駕總統”來領導政府,但憲法規定修憲必須經過75%以上國會議員同意,而國會兩院共166席(25%)保留給軍方的席次就是遏阻修憲企圖的最大障礙。

此外,總統本身的行政權也受到大幅箝制,總統雖有權任命部長和副部長,但國防、安全與內政、邊境事務的部長和副部長,只能從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的軍職人員中任命,其他部長人選也需徵求國防軍總司令的意見。

因此就算翁桑蘇姬能欽點她所屬意的總統人選,或是想藉國會多數推動改革,軍人干政陰影仍將揮之不去。已高齡70歲的翁桑蘇姬在打贏選戰後,迎來的將是一場更為艱難的政治博弈與鬥爭。

選民期待轉變和民主

這場歷史性大選,緬甸全國共有3000多萬人享有投票權。讓全球政治觀察家吃驚的是,選民非常守秩序地排隊投票,連少數民族也欣喜投出神聖一票,這是初嚐民主滋味的緬甸人民難以想像的事。

緬甸經過50年的軍事統治,然而,民主的呼聲從未停止,一步一步走得艱辛。

民主選舉對這個東南亞國家來說,不是第一次,但這一次的國會議員選舉受到全球矚目,被喻為是競爭最公開的大選。

很多緬甸年輕一輩是第一次投票,亦有長者走出來。許多選民對這次具歷史意義的大選充滿憧憬,希望選舉為國家帶來真正改變。

22歲的欽密蒙說:“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投票,希望選舉和平進行,不要再發生動亂。

38歲的成丹蒙說,緬甸已封閉了近60年,教育、基建等項目嚴重落後,這是關鍵時刻,假如我們再不改變,國家便不能進步。

49歲婦女艾姆透過電視觀看開票,她表示:“我非常興奮,一生中從未如此開心。這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一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