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變金馬崙(2) 老農眉飛色舞談往日好景 今日農業無言以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幻變金馬崙(2) 老農眉飛色舞談往日好景 今日農業無言以對

廖靜儀大學畢業后,就選擇檳華獨中執教至今。
廖靜儀大學畢業后,就選擇檳華獨中執教至今。

報導:許雅玲
攝影:楊智聰
2013年起,金馬崙冷力與巴登威利的洪災,一共奪走9條寶貴性命。



政府、環保組織、旅遊機構,不約而同將洪災矛頭,指向金馬崙農人:吶,就是你們過度開發和非法耕作,造成洪災肆虐!

去年年尾,中央政府雷厲風行開展“象牙行動”(Ops Gading),取締非法農地。

至此,金馬崙的農人和農地的故事,不再只是“辛勞的汗水”和“喜悅的收成”,更多的是──憤怒的淚水。



金馬崙的第三代農人黃承毅(36歲),在美國考取園藝碩士學位后,便返馬繼承家業。象牙行動爆發前,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丟包菜”事件。

原來,從1980年至2000年期間,多次發生包菜大豐收,菜價變賤的事件,因應這個問題,金馬崙的聯邦銷售局(FAMA),便把所有包菜,交給地方政府回收,然而,因為量太大,政府倒貼厲害,吸納不完,農人被逼丟掉。

他說:“看到這種慘狀,父親決定種植其他農作物,分化種菜的風險。最初,小量種植花卉,慢慢擴展到出口菊花類,現在,花業變成主要業務。”。

向來,談到農業發展,金馬崙的農人均眉飛色舞:以前怎樣,現在怎樣……象牙行動展開后,再談農業發展,老農神色凝重:沒什么好說。

象牙行動無人願談

不想說,因為不想記得,記得就會憤怒和失望。

在肥料店工作打發時日的退休農人梁啟華(76歲)平淡表示,“只能向前看。”

最終,還是不可避免談到象牙行動。“唉,當年的包菜行動算什么?”梁啟華說:“非法開芭,有錢便能搞定一切,明知非法,還是要開芭,因為要生存,要賺錢。事情變糟后,只能面對不守法后果。”

實際上,不只非法農場被清理,農人也會被政府提控上庭。剛過去的7月,首名在象牙行動中被控的農人,已在勞勿地庭,承認非法開墾43.3英畝政府地的5項罪名,每項控罪各被罰款一萬令吉,合共5萬令吉。

罰款,讓小面積耕作的老農流下老淚:付不出罰款,只好等坐牢。萬一涉及的土地,無端端從“荒地”變成“森林保護地”,刑責更嚴重。

搭遮雨棚引發洪災

金馬崙農民採用的塑料遮雨棚,被指責最多、最嚴厲。

金馬崙是雨水多的地方,不搭棚,葉菜不會有好收成。因此,農人接到更多訂單,開地搭棚,挖溝渠引流,沒有考量到河流負荷量。

值得關注的是,山坡安裝遮雨棚,極大可能造成天然水源循環過程停滯:雨水遭塑料遮雨棚阻擋,土地滲透度減少,甚至,棚上累積的雨水,直接經渠道流入河內,河流負荷不了,將侵蝕渠道和河岸,進而引發洪災。

能源、綠色工藝及水務部前副部長拿督斯里馬哈茲爾卡力,曾指責冷力河的上游保留地段兩側的許多農耕地,農民慣用塑料菜棚,一旦菜棚損壞,就丟進河裡,損壞的菜棚隨河水高漲而流進冷力湖,造成冷力湖堆滿垃圾。

國家安全理事會曾宣布,象牙行動中,發現當地5580.23英畝土地,被侵佔作為非法農地,截至今年7月,超過4534.88英畝土地(約81%)已在行動中被清理。

可是,象牙行動中,政府強拆菜棚,毀盡排水系統,便揚長而去。不曉得善后情況如何?千萬不要變成水災土崩的“罪魁禍首”呀。

閱日文農業書學耕種

梁啟華的父親,本在檳城當油漆匠,二戰期間,日本入侵馬來亞,他才帶著妻子逃難到到金馬崙,自耕自足,當時,金馬崙華人人

二戰結束后,父親繼續種菜,半畝或一畝,都是用人力耕種,產出有限。

“60年代,是我的年代,務農已半機械化,一畝的田地,只要認為有價,有把握,便果斷去種。業操作下,西瓜靠大邊,看到包菜好價,一窩蜂去種,造成產量過剩。天氣不好,病害多,產出失收,大豐收,價錢又不好。”

因為懶惰,導致農作物中病死亡,痛定思痛,梁啟華努力閱讀報章書本,參考外國技術,還拜託經常出差日本的農藥銷售員,幫他購買日文版農業書。雖然不諳日文,但因圖文並茂,經驗豐富的農人,很快掌握用農藥對治病蟲害知識。

17年前,以85美元購買的貴書,果真有用,當地農人一遇到病蟲害疑問,馬上請教“農作物醫生”梁啟華。

以前較易申請臨時地契

梁啟華說:“以前,金馬崙很少人務農,申請臨時地契(TOL)都會獲批。當時,我都不要申請臨時地契,覺得手握白花花的鈔票,才夠實在。不想付錢申請地契,又去開發農地,政府都不管你。”

大馬農業條例規定:臨時地契者,假如無准證,不能使用重型機器,用以非法開墾土地或設立農舍建築等,違例者臨時地契將被吊銷。

他說:“當年我種植西洋菜時,因為很難請人鋤地,只好改用推土機。一名土地局官員便問我:你有臨時地契嗎?沒有TOL,這是犯法行為?我跟官員說了一頓:你tolong我,讓我推土啦。結果,官員反問:你要TOL嗎?填寫一些資料吧。兩週后,TOL送來我的菜園。”

現在,用20萬令吉都申請不到TOL。在高原耕作46年的關啟宗坦言,“就算荒地很多的時代,都申請不到政府土地。我努力積攢金錢,碰上茶園主人要出讓農地,才和朋友合資買下永久地契農地。”

小農為生計開荒

環保組織尖銳抗議:金馬崙的土地已被人開伐做發展和農耕,甚至森林保留地也成為開伐者的目標……許多開伐工程都在大路旁顯眼處展開,但執法人員視若無睹。

為何視若無睹?大家心知肚明。

就算消息揭露“金馬崙一小撮執法官員”,向農人索求每0.4畝土地1萬令吉的“獻金”,更有承包商非法挖掘泥土,賣給外勞做菜園,並從交易中賺取1600萬令吉利潤,執法員也未取締非法菜園。

看到這種“開伐”都能生存,小農以為這樣做可行,冒險開伐。

黃承毅和鍾南豐強調:小農都是無可奈何。

一名老農,40年來,都在同一片荒地上耕作,3名兒子成家立業后,假如不擴充種植,養活不了這么多口人,正好農地旁邊有空地,便慢慢一點擴展。老農每一年都申請臨時地契,從不獲批,象牙行動爆發后,才驚覺荒地變更成“保留地”!

沒森林地帶被劃保留地

2007年,金馬崙的蔬菜和花業,因為產品質量優秀,得到國內外市場的青睞。市場大事起飛,農地開發加速,形成無止境開發,促使政府決定,不再發出臨時地契。

黃承毅坦言,“停止發放臨時地契,不是解決過度開發的方案。”

此前,金馬崙農業協會主席黃田環披露,森林局早在1997年1月9日,把佔地3000畝的12個地點的森林保留地,劃分為馬來保留地。

為了填補被佔用的森林保留地,森林局竟瞞著地主,把一些非法或擁有臨時地契的農耕地,悄然轉為森林保留地。最荒謬的是,劃的地方完全沒有森林,變成保留地毫無意義。

黃承毅坦言,“當然,明知是政府保留地,硬要非法開發,被對付無可厚非。可是,有些土地,農人早已耕作數十年,還可更新至2013年的臨時地契,卻在象牙行動中,才驚覺:耕地變成保留地,被對付實在無辜。”

農民貢獻未獲重視

雖然,象牙行動告訴我們:農人的發展步伐,沒配合上政策和環境要求,必將引發慘痛后果。

可是,觀看大馬農耕歷史,必然發現:政府從不重視農民和農耕帶來的經濟效應,才是農人跟不上政策的主因。

“官方資料顯示,金馬崙是屬于高原農業區。假如不鼓勵高原農業,那么,政府應該嚴厲告誡:高原需要保護,不讓開發”黃承毅說:“那么,農人便很清楚:要去別的地方開發。”

獨立后,農民每年都要更新臨時地契,可是,在沒有保障的條件下耕作,金馬崙農民還可以取得那么好的成就,如果政府認可農民的貢獻,就應好好規劃和發出撥款。

對于當局把水災原因歸咎于水壩上游的農耕地發展,黃承毅覺得”這有欠公平”。畢竟,水壩上流,旅遊業者也有建造酒店,建商也有發展物業。

金馬崙是大家的。環保組織、旅遊機構、農人會互相指摘:“你是破壞金馬崙環境的罪魁禍首!”,皆因立場崗位不一樣,這更需要政府協調處理。

組協會辦合作社謀權益

為了協助農民渡過難關,金馬崙農業協會應運而生:建立一個平台,積極跟政府對話,反映農民的困境,爭取農民的權益,以及探討新的農業方案。

協會有志改善農民經濟條件,但過多涉及生意業務,恐怕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又成立金馬崙農業合作社(Koperasi PPPCH Berhad),凝聚農民的經驗、知識、科技和資本,以解決農地、外勞員工及補貼困境,還有,改革過時的種植和行銷方式。

合作社署理主席黃承毅說:“統合資訊后,合作社可以指導農人該種什么,避免菜價下跌或丟菜后果。同時,投資先進機械,讓有需要的農夫租用,提升效能和產量。甚至,協助農民申請認證。”

有鑑于政府如今批給土地的對象多是財團或企業公司,合作社計劃申請如100畝的永久糧食生產區,每天為國家生產約20噸糧食。

當然,合作社的美好改革,需要政府支持,才有辦法成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