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國文:巴黎恐襲給我們上了哪一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凌國文:巴黎恐襲給我們上了哪一課?

“作為恐怖主義分子襲擊的首要目標,美國可以先休息一下了,現在法國才處于那個位置。”這是一位法國的國家安全官員在2013年對《時代週刊》發表的談話。



只可惜法國國家安全機構對恐襲情報的掌握,沒有這位官員對法國成為恐怖分子新箭靶的預測來得準確。今年1月發生的《查理週刊》辦公室遭恐怖分子槍手襲擊,造成12人死亡;相隔10個月后,巴黎在黑色星期五遭受到最嚴重的連環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29人喪命。

恐怖分子為何接二連三地選擇向法國下手?這道問題並沒有標準的單一答案。主流的說法,是法國近年來積極參與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因此成為恐怖分子報復的對象。

這個說法沒有錯,但不見得是事實的全部。巴黎遭恐怖分子血洗,除了有恐怖主義滲透的外因,更關乎法國國內政策及社會狀況的內因。



法國是全歐洲穆斯林人口最高的國家,境內有650萬名穆斯林,佔了人口將近10巴仙,大部分為北非的移民。

然而,在移民政策上相對寬鬆的法國政府,于引導及協助移民融入社會的政策上,卻是相當的模糊與不足。2005年,兩名北非移民青少年因躲避警方而意外身亡,在移民聚居的市郊引發暴動,進而擴散成全國大規模騷亂;2013年,一名穆斯林男子因抗議警方制止妻子穿戴面紗而被逮捕,此事件激怒了穆斯林社群,引起另一輪的暴動。

教育及工作機會的匱乏,生活條件的卑微、讓移民社群長期處于不滿的狀態,進而演變成反社會的偏激思維。仇恨及排他的情緒,為極端主義的滋生提供了最佳土壤。

遏止恐怖主義,不能只靠反射性的暴力回擊,還得針對恐怖主義滋生的源頭對症下藥。否則,以軍事力量摧毀了一個恐怖組織,還是會有另一個恐怖組織的出現,讓反恐行動變成越反越恐。

遏止極端主義滋長

回看馬來西亞,我們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一樣,無法在恐怖主義的擴散下獨善其身。

除了加強反恐情報的監控,提升針對外來恐怖主義滲透的保安機制,我們同時也應該由內遏止讓恐怖及極端主義滋長的條件,尤其是操弄及煽動種族及宗教情緒的卑劣從政作風。諷刺的是,最常使用這種齷齪手段的,正是來自國內最大的執政黨的黨員及領袖。

種族及宗教課題的炒作,是建立在“非我族類”的思維上,手法是不斷突出“我族”與“他族”的差異,甚至無中生有地渲染“他族”對“我族”的威脅。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狹隘、越來越偏激。極端主義及恐怖主義,不正是如此滋生的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