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考卷含政治意味 应考生叹为分数“说谎”
独家报导:丘惠萍
(吉隆坡19日讯)2015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内的道德教育考卷,被指出现类似带有政治意味的“政治考题”及莫名其妙的“Rojak考题”,应考生在网上宣泄不满!
最无奈是考生为了分数,只能“投其所好”作答,睁眼“说谎”,直言已违背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些考生日前考完道德教育试卷后,便在面子书及推特列举出一连串“不知所谓”及具争议性的考题。由于试卷禁止带离考场,考生只能凭记忆描述考题内容。
扭曲公民意识
据《中国报》浏览面子书内容,其一最具争议性的“政治考题”:试举出校方如何能禁止学生参与反政府活动?配图是一张政府禁止学生和公务员,参与非政府组织及反政府运动的函件。
有者认为,这类考题似乎带有政治议程,考题所指的“非政府组织与反政府活动”,像在暗示不要参与净选盟集会。
有者狠批考试局怎可在道德教育试卷,拟出这样考题,感觉政府是在滥用考试,作为“洗脑”工具,企图对考生洗脑,有意扭曲考生公民意识。
考生更列举有附属题,配图指A在张贴大选海报,付100令吉给B,要求B一起贴海报,但B拒绝:“你忘了校长叫我们不能参与助选活动吗?”,要考生说明为何支持B的决定?
考生因此质疑:这是政府的政治宣传还是洗脑手法?
其他“Rojak考题”,如马来西亚加入东协有何好处?令人抓头,历史考题怎会“移民”去了道德教育?
还有更讽刺的考生心声:“学校教我们做人要诚实,但我却被迫在道德教育试卷中,不诚实作答。”
“那些道德教育考获A的学生,岂非变成‘大骗子’?!”
道德教育非知识考核
教育界:生活中实践
教育界人士认为,道德教育本应着重在行为考核,并非知识考核,因为真正的道德价值观,是透过生活实践中建立,非纸上谈兵。
林连玉基金主席吴建成校长说,以理论教导道德教育已不正确,现在连考题也掺杂政治,更加不应该。
他表不苟同道德教育试卷被政治化的做法,强调这是很恶毒的,已违反教育原则。
“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为何要人民歌功颂德政府?或者唯命是从?”
吴建成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教育真正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具备自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不是要孩子盲从。
考题须符范畴
积极身体力行落实“弟子规”道德伦理的林廷辉博士也说,道德教育是生活学问,考试只不过是考分数,对培养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并没实质作用。
他说,即便是考试,考题必须符合道德教育意义的范畴。
全国教师专业职工会(教专)总秘书骆燕萍促请负责出题的考试官员解释,类似禁止参与反政府活动的考题,与道德教育有何相干?
“但从另一个角度,类似考题或也提供考生思考机会,就像考生针对此事提出疑问时,他们有机会思考。”
道德教育试卷引争议考题例子
(1)制水时,民众排队取水的感觉是?过程中,有什么正面影响(kesan baik)?
附属题:若你现要去补习,母亲却要你去排队取水,你会?
(2)若你考获5A和4B,你会继续升学,还是自己出外找工作?
(3) 玛丽不满父亲管教太严,经常限制她的自由,不让她出外。曾经离家出走的占米问玛丽,要不要一起离家出走?你对玛丽的意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