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任平:生活在资讯的虚虚实实里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温任平:生活在资讯的虚虚实实里

民国初年到30年代,年轻男女之间相处,来到情投意合的阶段,拖手揽腰,他们示爱、谈恋爱的方式,大抵是向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苏曼殊、周瘦鹃、徐枕亚还有海派的祖师奶奶张爱玲撰写的小说情节学的,“有样学样,不会走样”,大抵是这个意思。小说被搬上大小银幕之后,影响就更大了更广泛了。



今日的香港人,忙碌得像一群盲头乌蝇,不少打工仔身兼二、三职,已无时间进修、提升自己。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学习如何调适应对,最方便的途径,便是倣傚无线电视(TVB)粤语连续剧的人物剧情、谋略心计、时尚潮流、待人接物之道,既可娱乐又能学习到新生事物。香港人创造了TVB,后者掉回来又缔造了他们的生活模式,真的够吊诡。

数年前《金枝欲孽》在香港播映,播映那时段,大家都赶回家追剧,市区的人潮车流明显减少。艾柯(Umberto Eco)曾指出电视属于低阶美学,老套重复,色情暴力,广告的伎俩处处可见,而非“关于新世界观具有挑战性与煽动性的议题”、“是工业产品而非艺术创作”。艾柯说得没错,可是香港普罗大众需要的不是艺术,而是能令他们欢愉、惊叹、震悚的(荧幕)事件。这些事件的某些部分与他们的处境相似,足以让他们可以从不同的、个别的角度走进戏里,产生“代入感”。

香港的各行各业,办公室政治猖獗,每个成员为了上位,不仅用心思,而且得用心计,《金枝欲孽》剧里的内宫斗争与写字楼内的谋算,有太多相似性,怪不得香港人看得如痴如醉。向港剧学习待人处事,看似荒谬,却是实情。大马的华裔观众,尤其是上班族,亦被这部宫廷剧所深深吸引,何尝不是因为感同身受?



5部片子预告经济崩盘

两位社会学家拉萨菲(Paul Lazarsfeld)与墨顿(Robert Merton)很早就指出这类“娱乐”是“文化麻醉”,它成功的将可能发动的具体社会行动“解除了武装”。撇开普同文化的道德责任不谈,就我看,这类肥皂剧,确乎有帮助观众纾解内心苦闷与郁结的功能。

但是观看电视剧与电影也不单纯是文化麻醉,也不全是“沙发土豆”(couch potato)的懒人生活仪式。我刚被告知全球经济的崩盘将跟着5部记录片与电影《Inside Job》(内部操作)、《Collapse》(崩溃)、《Margin Call》(补仓)、《The Company Man》(企业人)、《American Casino》(美国赌场)、《Wall Street:Money Never Sleeps》(华尔街:钱永远醒著)的计划布署,进程与步骤都大抵相同。

这些影片是国际金融大鳄预告全球经济垮塌的内情,还是“模拟”并且“实践”了影片的剧情与细节?抑或是写电影剧本的人,观察到某些市场凶兆,良知迫使他们在影片里发出预警?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