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任平:生活在資訊的虛虛實實裡
民國初年到30年代,年輕男女之間相處,來到情投意合的階段,拖手攬腰,他們示愛、談戀愛的方式,大抵是向鴛鴦蝴蝶派的張恨水、蘇曼殊、周瘦鵑、徐枕亞還有海派的祖師奶奶張愛玲撰寫的小說情節學的,“有樣學樣,不會走樣”,大抵是這個意思。小說被搬上大小銀幕之後,影響就更大了更廣泛了。
今日的香港人,忙碌得像一群盲頭烏蠅,不少打工仔身兼二、三職,已無時間進修、提升自己。他們在日常生活裡學習如何調適應對,最方便的途徑,便是倣傚無線電視(TVB)粵語連續劇的人物劇情、謀略心計、時尚潮流、待人接物之道,既可娛樂又能學習到新生事物。香港人創造了TVB,後者掉回來又締造了他們的生活模式,真的夠弔詭。
數年前《金枝慾孽》在香港播映,播映那時段,大家都趕回家追劇,市區的人潮車流明顯減少。艾柯(Umberto Eco)曾指出電視屬於低階美學,老套重複,色情暴力,廣告的伎倆處處可見,而非“關於新世界觀具有挑戰性與煽動性的議題”、“是工業產品而非藝術創作”。艾柯說得沒錯,可是香港普羅大眾需要的不是藝術,而是能令他們歡愉、驚嘆、震悚的(熒幕)事件。這些事件的某些部分與他們的處境相似,足以讓他們可以從不同的、個別的角度走進戲裡,產生“代入感”。
香港的各行各業,辦公室政治猖獗,每個成員為了上位,不僅用心思,而且得用心計,《金枝慾孽》劇裡的內宮鬥爭與寫字樓內的謀算,有太多相似性,怪不得香港人看得如癡如醉。向港劇學習待人處事,看似荒謬,卻是實情。大馬的華裔觀眾,尤其是上班族,亦被這部宮廷劇所深深吸引,何嘗不是因為感同身受?
5部片子預告經濟崩盤
兩位社會學家拉薩菲(Paul Lazarsfeld)與墨頓(Robert Merton)很早就指出這類“娛樂”是“文化麻醉”,它成功的將可能發動的具體社會行動“解除了武裝”。撇開普同文化的道德責任不談,就我看,這類肥皂劇,確乎有幫助觀眾紓解內心苦悶與鬱結的功能。
但是觀看電視劇與電影也不單純是文化麻醉,也不全是“沙發土豆”(couch potato)的懶人生活儀式。我剛被告知全球經濟的崩盤將跟著5部記錄片與電影《Inside Job》(內部操作)、《Collapse》(崩潰)、《Margin Call》(補倉)、《The Company Man》(企業人)、《American Casino》(美國賭場)、《Wall Street:Money Never Sleeps》(華爾街:錢永遠醒著)的計劃佈署,進程與步驟都大抵相同。
這些影片是國際金融大鱷預告全球經濟垮塌的內情,還是“模擬”並且“實踐”了影片的劇情與細節?抑或是寫電影劇本的人,觀察到某些市場凶兆,良知迫使他們在影片裡發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