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求救後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王彬:求救後呢

日前,和同行採訪車禍,共有2人喪命,現場狀況讓人不忍卒睹。



當時,死者女兒告知,多虧有人致電她,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唯到現場時,父親已奄奄一息。

她抱著雙腳幾乎被撞毀的父親,淚流不停,想不到剛剛才載送她上班的父親,和她道別不久后,回程就遭遇嚴重車禍。

其實,那名熱心幫忙致電老翁女兒的好心人就是同行,她抵達現場時發現,在車禍許久后尚未有任何救援隊伍到來,相信他是不忍看老翁受苦,便主動幫忙聯繫家屬。



隨后,其女兒終抵達現場,但仍未看見援隊伍的身影;之后,不確定是等了多久、經歷多少次圍觀人潮聚合離散后,救援隊伍才姍姍來遲。

同行感到氣憤,認為救援隊伍讓老翁苦等許久;當時的我,慶幸同行的偉大之舉,至少成全老翁與女兒有最后一次的見面機會,過后見同行的如此反應,突然對自己的麻木感到慚愧,為什么會對救援隊伍的“遲到”習性早已習以為常?

這個習以為常,真的會害死人!

救援隊伍歷經多次意外發生,為何一宗車禍也需要耗時許久才能抵達現場?

特別是,當時老翁還活著,但抵達醫院不久后卻宣布不治,我親眼見到老翁在現場痛苦掙扎,但最后卻接到他的死訊。

不敢說,老翁百分百是錯過搶救黃金期而死亡,但救援隊伍的“緩慢”相信也難辭其咎。

發生意外時,我們總是必須向救援隊伍求救,但求救后呢?

看著老翁由活生生、奄奄一息到無法呼吸,救援隊伍是否能自我提升,避免再讓慘劇淪為悲劇?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