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國際學校(上篇) 素質教育靠課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國際學校(上篇) 素質教育靠課綱

民主及經濟事務研究中心(IDEAS)主辦“私立學校初探——他們真的比政府學校好嗎?”論壇,Nina(左二)受邀為主講嘉賓之一。左起Altaf Deviyati,呂卉員,Dato Satinah。
民主及經濟事務研究中心(IDEAS)主辦“私立學校初探——他們真的比政府學校好嗎?”論壇,Nina(左二)受邀為主講嘉賓之一。左起Altaf Deviyati,呂卉員,Dato Satinah。

報導:方俊心
攝影:依哲



2014年我國有60所獨中,2015年,如果不算關中,我國還是只有60所獨中。然而,同期間,我國的國際及私立學校卻增加了15所。這些收費高昂的學校,正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擴張版圖。

早在1946年吉隆坡就有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了。這所學校至今依然坐落在皇宮路附近,掩映在樹叢間,偶爾才會被發現。

要辨別一所學校是否為國際學校並不難,平民老百姓的話,看收費就知道了,每年費用三到五萬令吉跑不了;專業一點的可以看課綱,英制、美制、澳制、加拿大制,連新加坡制也有,再也不用去管數理科到底是該用馬來文還是英文教。

2012年以前,我國法令規定國際學校的本地生人數不能超過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后來禁令解除,屬于國際學校的好日子終于到來。許多商人摩拳擦掌,其中亞航老大東尼去年就興致勃勃把他的母校,一所英國寄宿學校“帶”到馬來西亞來,從Year1唸到Year13,85萬令吉。



這時節,連帶提供國家課綱的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在本文裡不包括獨中、宗教學校、特殊學校和外籍學校Expatriate)也一併興旺起來。

根據亞太學校(Asia Pacific School)總執行長Nina(妮娜)引用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PEMANDU)的資料,從2014年到2015年6月,我國的國際及私立學校增加了15所,其中私立學校增加了8所,國際學校增加了7所。

從上圖得知,2012年我國原有國際學校81所,2015年6月增至113所。三年增加32所,意即這三年來,我國平均每年有10所嶄新的國際學校誕生,幾乎一個月一所。這樣還不夠,國際教育顧問Santhi Latha(三緹)指出,原先國家的目標是在2020年擁有150所國際學校,但在去年6月,這數字已被超越,“他們還會隨時更新這數字”。
從上圖得知,2012年我國原有國際學校81所,2015年6月增至113所。三年增加32所,意即這三年來,我國平均每年有10所嶄新的國際學校誕生,幾乎一個月一所。
這樣還不夠,國際教育顧問Santhi Latha(三緹)指出,原先國家的目標是在2020年擁有150所國際學校,但在去年6月,這數字已被超越,“他們還會隨時更新這數字”。

多付錢換取孩子好教育

Nina也引述PEMANDU資料指出,我國在2015年的學生總人數為512萬6679人。這當中,共有7萬6600,即1.49%學生在國際與私立學校就讀。(不包括非本地生,下同)

相比往年,國際學校的學生人數上升了2.66%,增加1200人;而私立學校學生人數卻下滑了8.46%,減少2800人。這意味著什麼呢?某所從前提供國家課綱,如今只提供國際課綱的學校公關曾透露,“現在已經沒有人要國家課綱啦”。那是否代表願意多付錢獲得“好”教育的家長,已經漸漸唾棄國家課綱,往國際課綱靠攏,還是有別的因素致使私立學校人數負成長呢?這恐怕要專家才能下定論了。

若按年計算,從2012至2015,國際學校的本地生數量雖然在持續增長,可是成長的比例卻逐漸放緩,2012年時瞬間成長56.94%,2013年27.16%,2014年25.89%。

針對2012年的暴增率,很多人傾向于認為那是因為2012年40%本地生禁令解除的關係。至于成長放緩原因,可以有很多說法,“學額不足”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國際學校強調師生比維持1:25左右,走訪位于旺莎瑪朱(Wangsa Maju)的國際學校開放日, 一方小白板上,黑筆寫著班級人數,紅筆寫著候補人數,連幼兒園也有候補,加起來一共十來位。森美蘭某國際學校行政人員也表示,該校確實有些年級有候補名單。
針對2012年的暴增率,很多人傾向于認為那是因為2012年40%本地生禁令解除的關係。至于成長放緩原因,可以有很多說法,“學額不足”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國際學校強調師生比維持1:25左右,走訪位于旺莎瑪朱(Wangsa Maju)的國際學校開放日, 一方小白板上,黑筆寫著班級人數,紅筆寫著候補人數,連幼兒園也有候補,加起來一共十來位。森美蘭某國際學校行政人員也表示,該校確實有些年級有候補名單。

誰對國際學校
最感興趣?

最后,我國人民對國際學校的興趣或也可反映在搜尋次數上。據搜尋引擎Google的資料,2010年時我國只有兩個地方的人搜尋“international school”留下記錄,即雪蘭莪和吉隆坡,其中雪蘭莪的系數達100點(最高),吉隆坡則76點,其餘0點,因搜尋次數不足,故顯示為0。

然而2015年1月到10月,曾在Google搜尋“international school”的地方已增至六個,雪蘭莪、檳城、吉隆坡、柔佛、霹靂、砂拉越,其中雪蘭莪依然高居榜首100點,砂拉越36點,其餘皆0。

綜觀Google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集到的收據,全國只有登嘉樓、吉蘭丹和玻璃市因搜尋不足而顯示為0,除了納閩島無資料,其餘州屬和直轄區皆榜上有名,包括布城,排在第7位。

這筆資料跟《國際與私立學校導覽手冊》(William Citrin編,2015,p.16)有呼應的部分,據手冊,雪蘭莪與吉隆坡的國際學校數量佔全國之冠,共57所,玻璃市以0所排最后,吉蘭丹、登嘉樓、吉打則有兩所。
這筆資料跟《國際與私立學校導覽手冊》(William Citrin編,2015,p.16)有呼應的部分,據手冊,雪蘭莪與吉隆坡的國際學校數量佔全國之冠,共57所,玻璃市以0所排最后,吉蘭丹、登嘉樓、吉打則有兩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