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姵伊:駛過印象──散步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盧姵伊:駛過印象──散步

大約是暑假忙著打工兼職時,我養成了下午五點散步閒晃的習慣。那是我第一次日子感到貧瘠,精神也困頓頹喪。也許我這幾年倒了最大的霉,就是和大學的圖書館八字不合,所以在校園裡總是呆在宿舍,無處可逃。可是宿舍生活都是因人而異,並且年年不同。學校的圖書館,找尋一本書極其不易,我一直不喜歡他們的書架排序、書本分類的方法。更大的可能是我這幾年越來越浮躁,常常靜不下心來閱讀。縮在房間,房門一關就容易鑽進聲色迷離的虛擬世界,自我沉溺。而今資訊迅速生長,並且餵食了許多營養不良的心。這種生活到了極端。三個月的暑假,我除了報考、準備英文檢定考試,打工賺點畢業旅行旅費、生活費,就是想為自己找一個出口。這個出口我尋覓已久,它曾閃現,距離越來越遠。



有人告訴我,你總是把動力變成自己的阻力。

我不喜歡跑步,但可以不厭其煩地走路,走上幾公里。西子灣有一個駁二藝術特區,長長的軌道被改建成腳車、行人步道,走著天就黑了。燈火昏黃,人潮散去,偶爾會碰見一對人影依偎在暗處,四周只剩下我的腳步聲。每次散步,只帶一張紅色的百元台幣、手機、鑰匙,是我出門最輕便的“裝備”。

平日裡,我的背包都是沉重的。我從沒能輕易判斷拿起或捨棄什麼。最近我深刻感覺到身體裡埋藏得很深的貪心,我好像第一次認識自己。這些貪念很危險,即便只是微小、隱隱的,發現之後一定要小心抗衡,唯恐生出什麼惡果。我終於明白,每當事情偏離我所預估的軌道,焦躁的源頭必然是這裡,除了怕麻煩,我總是想圖個便捷路徑。



今年冬天來得晚。雖然11月天色如常,很早就暗下來。我想起今年雨季姍姍來遲。這些遲滯,季候不再簡單,不只是晴天雨天和春夏秋冬。我對氣候的異常沒耐心,正如我的計劃容不下偏差。我的貪心滋長了看不見的懈怠,總想著世界最好可以平面般簡單安穩——原來我生活在自己製造的洪流上,一直如履薄冰,發現以後更不能亂了腳步,希望能慢慢走向岸。

行人步道盡頭,穿過馬路,等紅綠燈。夜裡行走,我的心得到暫時平靜。

畢業前夕,沿海邊城。我在心裡畫一張地圖,至少在未來得以紀念這二十之初的年歲。一切地名都是無用的。有用的永遠是時效,生死聚散,沒有人事,沒有學生這個身分,將來我回到此處,即便景色依舊,對我來說已沒有任何意義。所有記錄里程的地名、劃好疆界的地名,多次在吉隆坡和高雄時空交錯之後,我意識到舊地重游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總有一天我不再屬於這裡,這個地方會變得比雲朵還要虛浮——我會不會找不到回去的地方?我走了好長一段路,來到愛河河畔,流光掠影,一波波霓虹映照。我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裡,還沒吃晚餐,轉頭沿途折返。

人與生俱來的。想要,渴望。希望保有,注定受挫。規劃,計算,安排。未知。不如來一場信馬由韁。

盧姵伊1993年生于吉隆坡,目前就讀臺灣中山大學。喜歡攝影、散步、騎腳車。為學業焦頭爛額的日子也寫寫字,緩慢追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