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無弦琴──你不明白的旅遊
我中學的一位老師,他每年四月,都去泰國參加潑水節。我們都不明白,老師為什麼喜歡花一大筆錢跑去遙遠的泰國給人淋得一身濕還說過癮,說是一趟難忘的旅程。
母親的一位好姐妹,記憶中她每年即使抱病,也一定去巴生參與九皇爺的誕辰慶典。這位阿姨完全不是因為信仰,她單純是喜歡節日熱鬧,才從不缺席的去歡度這民間喜慶。
我少年時代,從芙蓉去巴生,是往返一日一夜的旅程。去參加潑水節的老師,即使去泰南,也得用上好幾天時間,又花了在當時收入十分微薄的一筆不小的開支。
中學後期,我喜歡上新文學,為了去新加坡聽新聞界前輩趙泰的一場與新聞學有關的演講,用掉自己課餘在菜園打工兩個月賺來的錢。為自己的喜好,長途奔跑,是現代人不是都能明白的旅行。
我有個鄰居,她是台語歌痴。那年,她才生下孩子一個星期,就留下孩子給婆家照顧,跑去新加坡聽一位從台灣過來的台語歌手的演唱會。
為興趣旅遊,你不容易明白,用不著問為什麼。
——旅行時代(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