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志豪:《愛他,就打他吧!》

《4歲男童屁股3道鞭痕,家長幼兒園掀罵戰》有沒有覺得我們偶爾總會看到類似的報導?

此類新聞不曉得已刊登了多少篇,故事總是千篇一律,都是父母為了孩子在學校被懲罰一事而到校找老師晦氣,甚至恫言要控告校方。

若在從前,父母不但不會找老師晦氣,還會要求老師嚴厲予管教,有錯就得罰。我母親以往總是向學校老師說:“我兒子如果經常頑皮的話,請您儘管打好了。“相較之下,以上兩個時代的父母異然不同,一種為了管教自己的孩子而要求教師施予鞭策;一種則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師晦氣。乍看之下,現代的孩子得到父母這種如寶貝般的「愛護」,似是比以往的孩子幸福多了。

其實,他們在我眼中只是一個沉溺于父母溺愛的可憐孩子罷了。

咱們華人的至聖先師——孔子深信道德教育、品德和紀律是兒童的不可或缺基礎教育,這些教育從小就應該落實在他們的生活中,長大后才能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不像現代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中國古時候的父母不但不反對鞭策,反而非常鼓勵老師因子女不乖而責罰他們並對此表示感激。

原因其實很簡單,對于心智尚未成熟且缺乏分析能力的兒童,通過現代多數父母所採用的口訴教育通常無法將正確的道德有效並具體地灌輸給他們。

換句話說,唯有正確與適當的鞭策教育方能使孩子們對他們所犯的錯有所警惕,並學會自律及如何分辨是非,從中培養良好的品德。

良好的品德與紀律對兒童是重要的,如果沒有了這些作為基礎,孩子從小就不懂何謂尊師重道,孝順父母與師長,那長大后更不懂得遵守禮法,那時即使有多大的成就也是枉然的。

你不妨仔細觀察身周的一些家庭,我們見到的現象不再是子女聽從父母,而是父母得聽從子女,事事遷就。那是因為他們受偏袒慣了,寵慣了,知道只要小鬧脾氣或恫言要離家出走,父母會順著他們的意去做。若是這情況發生我身上,那我是吃定母親的籐鞭大餐了。

希望社會人士及家長們,不再把鞭策教育看成是一種虐待兒童的行為,鞭策教育在培育孩子們品德修養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知一個人不論多么學富五車,如果不懂得忠孝仁義,尊師重道,就算他空有一身實學,不過是社會上的垃圾一件而已。

家長們,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往往疼愛孩子勝過疼愛自己,打從懷胎十月開始,家長們早已為自己的寶貝計劃好錦繡前程,當個懂得盡忠盡孝,將來為社會貢獻的人才。不論是以往的家長或現代家長,為人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有良好品德,那在孩子幼小時就更應多加督促,多與學校教師配合,愛心與鞭策教育齊施,而不是偏袒溺愛,方能達到良好效果。現代父母那么注重胎教,不正是為此嗎?

最后還是那一句:“打即是愛,愛他,就請你打他把!”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