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攝影:陳毅強
(巴生25日訊)以前來打工,現在來做老闆,巴生中路公市逾400個攤位,約40%攤位由外勞經營。
外勞來我國工作已不是新鮮課題,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來馬工作的外勞也逐步轉型,從原本的“打工仔”轉向“老闆級”發展。
據《中國報》瞭解,從五六年前開始,“外勞大軍”開始出現在巴生中路公市,直到近幾年,接手業者攤位的外勞不斷增加,以致如今巴生中路巴剎的攤位中,有約40%攤位由外勞經營。
業者憂心忡忡
眼見國內外勞不斷增加,又聽聞政府準備引進150萬名孟加拉外勞,受訪的業者更顯憂心忡忡。
業者透露,因為國人與外勞的生活方式,以致外勞在經商方面略占優勢,光是生活費方面,國人就比外勞沉重許多。
“我們都有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費需要數千令吉;反觀外勞可以合租一個單位,生活費也能以一同生活的人數平分,所以一個外勞在我國的生活負擔其實不太沉重。”
應先改善國家經濟
業者認為,政府引進外勞,將加劇令吉疲軟和外匯流失的問題,政府當下應先設法改善我國的經濟。
業者也擔憂,外勞搶灘的問題原本就相當嚴重,若之后再引進150萬名外勞,那國人的生活及生意預料將進一步受挫,政府應該做的,應該是扶持真正的“馬來西亞人”,而非外勞。
受訪者促請政府先為國人製造就業機會,讓國人能維持生活。
問題接踵而來
★鄭啟文,60歲 (巴生公路公市各業商會署理主席)
市議會和執法單位應正視外勞在公市營業的問題。
要解決外勞小販問題確實不容易,然而政府還是得設法改善,否則后果嚴重。
若政府不嚴格管制外勞,屆時不但國人生計受影響,連居住環境、民生問題及治安問題也會接踵而來。
不利國家發展
★林連和,71歲 (巴生公路公市漁販業者)
若政府不控制外勞來馬的問題,之后將加劇“人才走,外勞來”的問題。
馬來西亞正面對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政府應出手“止血”,而不是在人才流失的同時大量引進外勞,這是不利我國發展的政策。
外勞全面搶灘
★邱爾榮,54歲 (巴生公路漁獲批發業者)
漁販攤位,30%由外勞經營。
批發漁獲的攤位有約60攤,其中30%已改由外勞經營,政府再不嚴格管制外勞,業者的生意將繼續受衝擊,因為畢竟國人的生活負擔較外勞高許多。
一些外勞接手攤位后,甚至把水果攤換成蔬菜攤位,所以這個外勞搶灘全面性的問題,而非特定行業的問題。
翁進財:再引進無助經濟
先解決非法外勞問題
巴生公市各業商會主席翁進財認為,外勞在我國的人數已很多,當中不乏非法外勞,政府是否應先解決國內非法外勞的問題。
“政府是否應先探討我國是否還需要150萬名外勞,因為外勞增加必定加劇外匯流失的問題,這樣的做法,對我國的發展和經濟效應並無正面的幫助。”
他向《中國報》記者說,無可否認,我國許多人民都在面臨失業,但這並非國人不願意工作,而是無法獲得合適的工作,所以政府應先協助這些失業的國人重新就業,這也是政府的責任。
他重申,政府與其照顧外勞,倒不如擊中資源扶持有需要的國人,這才更實際。
他說,目前,國人也在面對外勞的“搶灘”和挑戰,外勞的生活負擔也沒有國人般沉重。
翁進財坦承,巴生公市面對設施欠佳及霸級市場的挑戰,這些都讓傳統的公市業者感到生意難做,以致最終把攤位轉租給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