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江菁:成績不能斷定學生成就

小六檢定考試日前放榜,就如以往般,很多人關心的是“有幾個A”。

曾幾何時,“有幾個A”成為了學生在學業上的“成就”。

每年成績放榜,考生一般都會被召集起來,然后依照考獲多少個A的秩序,從多到少,一一被叫出來領取成績單。

每每採訪成績放榜,看著一名名考獲多A的考生被叫出來領取成績單時,筆者的注意力並沒放在這些興高采烈的學生身上,而是非常關注那些依然坐在地上,忐忑不安、不知何時叫到自己名字的學生。

尤其是在成續好的班裡,當一名名同班同學被叫出去,剩下的學生越來越少,卻始終沒有叫到自己的名字的時刻…那些坐在原地期待被叫出來的學生,就會被不安、失望、傷心“侵襲”,看了總是覺得不忍。

今年成績放榜就發生一段小插曲,霹州安順三民小學二校精英班6B班幾乎全班學生考獲4A以上佳績,獨剩兩名學生沒有被叫出來,當眾人受邀與校方高層拍全體照時,坐在原地的其中一人更因此而低頭哭泣。

該名學生的哭泣,震撼了在場的師長,也為我們敲響警鐘,這樣的教育方式,適合孩子嗎?

當然,把考獲佳績的學生叫出來表揚,可以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是一種鞭策,激勵他們繼續努力,放眼下次做得更好。

但換另一個角度想,對那些仍坐在原地學生的脆弱心靈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殘忍的宣判。

教育只是教導孩子如何拿A?而考試的成績就能斷定一個學生的未來成就?其實,很多很多例子都告訴我們,並非如此。那為何我們還繼續以“A”來決定孩子的“成就”?

A並不代表全部,應材施教、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其實才是孩子需要的。

甲州採訪部副主任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