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希:华族力挺母语 无私奉献华教永传承
(吉隆坡28日讯)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发起人陈凯希指出,马来西亚华人是全球最热爱中华文化及华文教育的族群,一旦国内有任何华教议题发生,大马华人必定挺身保护,而这种勇气、牺牲及奉献,是先辈所流传下来的精神。
他说,陈嘉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受到全中国承认,他为华教牺牲精神应传承下去,成为后代学习的榜样。
他也指出,自去年颁发“陈嘉庚精神奖”给李氏基金后,此奖项获得社会关注,今年得奖者蒙福少年城及杨贵谊博士,为国家社会的教育及文化建设工作做出无私奉献,体现陈家庚精神。
陈凯希昨晚为“2015年第2届陈嘉庚精神奖颁奖典礼”暨“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晚宴”致开幕词时,这么说。
出席嘉宾包括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董事丹斯里林玉唐和陈友信、执行顾问钟启章、陈嘉庚后裔兼陈嘉庚基金顾问陈君宝、陈嘉庚外孙傅树介、基金会发起人拿督张润安、杨贵谊夫人陈妙华、蒙福少年城代表彼特艾沙克博士及马克迪博士、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拿督邱财加、晚宴筹委会主席陈玉聪及隆雪华堂会长拿督翁清玉等。
跨越族群促进谅解
蒙福少年城杨贵谊是榜样
陈友信指出,国人应以蒙福少年城及杨贵谊博士为榜样,因他们实现了跨族群、语言及文化,促进国家与民族间的谅解,他们获得这届精神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他说,蒙福少年城不分宗教、种族及阶级,致力帮助贫困或破碎家庭少年,以服务社会精神,继续有效创新的教育培训方式落实“有教无类”的理想。
“杨博士在马来语的研究及成果,实实在在促进了华巫民族间的沟通及谅解。”
他也指出,杨贵谊博士是陈嘉庚精神奖第一位个人得主,他是马来语学者及翻译家、马华与华马文化工作者及词典编纂者,至今也与妻子编写了16本词典。
而蒙福少年城自1959年成立今,一直秉持着大爱的精神,每年收容逾400名16至19岁来自低收入或单亲家庭的少年,为他们提供技职训练等,让他们自力更生,在56年期间,共帮助了6000名辍学生就业。
黄惠康:陈嘉庚中国南洋关系标准
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标准,若时光倒退到100年前,陈嘉庚便是中国及南洋特殊关系的标准,也是海外华侨搭建人脉关系标准。
他说,传承了150年以上的华文教育已成为大马多元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传承陈嘉庚精神更是年轻一代不可推掉的责任。
由于黄惠康不克出席,其讲词由中国驻马领事参赞龚春森代读。
付出微不足道
★杨贵谊博士
当我得知获得“陈嘉庚精神奖”时,真的非常高兴,不过不敢当,因为相较于陈嘉庚的极大贡献,我的付出实属微不足道。
当初编纂词典时,确实看不见有何未来,所幸有妻子的鼎力支持,让我坚持下来,一路走来真不容易。
我希望能够为这个多元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也希望陈嘉庚精神能一直传承下去。
希望帮助更多人
★蒙福少年城代表彼特艾沙克博士
蒙福少年城能够成为“陈嘉庚精神奖”得奖者,真的非常高兴及荣耀,我们会坚持当初成立的理念,不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能看见我们曾帮助的学生一个个获得成就,是让我们最高兴及满足的一件事,也希望社会可以多关注一些弱势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