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大馬(一) 練習沒耐性影響全隊 10人舞1條龍靠默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龍飛大馬(一) 練習沒耐性影響全隊 10人舞1條龍靠默契

舞龍在柔佛放異彩,屬于世界級水平,但講究默契和團隊擁有一定難度,造成想要投入舞龍者年輕人興致不高。
舞龍在柔佛放異彩,屬于世界級水平,但講究默契和團隊擁有一定難度,造成想要投入舞龍者年輕人興致不高。

報導:潘有文
圖:攝影組/本報資料中心
舞龍在大馬南方放異彩,世界級水平讓人刮目相看!



舞獅舞龍皆是中華文化,在大馬中北部最常見的是舞獅,舞龍反而不太常見,但在南馬,尤其是柔佛一帶,舞龍也像舞獅一樣,具有世界級水平。

透過龍隊、舞龍人士、協助推廣舞龍者、相關組織在推動過程中的經歷,一起看看這群飛龍在天的文化運動員們,分享血淚汗的日子,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對于中北馬的人來說,每當舞獅的鼓樂聲響起,總能吸引人潮駐足觀看,兩人一組的舞獅,動作俐落精巧,還有精彩紛呈的高樁表演,都讓觀拍手叫好。



舞龍則不同于舞獅,光是人數,已有不小的差異;一頭舞獅兩個人舞動,舞龍卻需要9人舞動,外加一名舞龍珠者,人員上已是舞獅的5倍,這還不包括鼓樂人員。

其實,舞龍的精彩度並不遜于舞獅,至于為何只有南馬盛行舞龍, 即使身在其中的人,都無法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許多龍獅隊都有舞龍,比較厲害的多在柔佛,吉隆坡大多重視舞獅。”馬來西亞龍獅麒麟總會總務及東華龍師制作總經理張榮興這么表示。

南馬較風靡

也許,從人員的角度來看,舞龍更講究默契和團隊,擁有一定的難度,造成想要投入舞龍者的年輕人興致缺缺。

10個人的團隊,只要有一兩人中途放棄,就會影響整個龍隊舞動的順暢程度,等于要從頭再來,少了一些耐性都不行。

第一印象或開始時選擇什么,往往成為事情繼續與否的關鍵,可能大馬舞龍文化發展集中在南馬的原因,或也與此有關。

張榮興表示,柔佛的龍獅團一開始就專注在舞龍,中馬則大多集中在舞獅,中北馬一帶的龍獅隊,不少是由于看到別人有舞龍隊,就也組成一隊來玩,或者出隊表演。

然而,非己之長就會消磨了意志和興趣,即使成功組成了舞龍隊,隊內的年輕人長大了,有些就不想再參與,龍隊也就無法繼續下去了。

南馬一帶,尤其是新山,就有十余支水平較高的舞龍隊,而且近兩屆的世界夜光龍比賽世界冠軍──耶耶亞哇洪仙大帝廟就在這裡,可見這一帶舞龍水平已非區域水準。

舞龍隊在南馬生根發展,有其特殊的環境和條件,期待舞龍在未來發光發熱后,吸引更多大馬年輕人投入其中,傳承舞龍文化。

舞龍舞獅價格差一倍

舞龍表演需要動用到較多的人,在價格上也較舞獅高一些,這可能也是中北馬商家舉行活動時,大多數選擇舞獅的原因。

張榮興的龍獅隊提供舞龍和舞獅兩種服務,兩者價格相差接近一倍,商家因此常會選擇價格較低的舞獅服務。

為何舞龍價格較高呢?舞龍人員加上鼓樂手,出隊表演一次就要至少16個人,如果收取和舞獅一樣的價格,扣除各種費用后,說不定還要貼上老本。

而且,張榮興指出,舞獅缺乏人手時,可以邀請其他獅團派員支援;然而,舞龍並不能如此,這並非各個龍隊之間有所避忌,而是10個人的龍頭、龍身和龍尾,不能說換人就換人,已經建立個別的默契,新加入者無法隨時取代原有的人。

舞龍需要的速度、轉動和跳躍龍身,需要節奏感和默契,間中有一人出錯,就可能毀了一場舞龍表演。

但是,舞龍的團隊默契,正是舞龍的關鍵和最精彩之處!

遊神舞龍凝聚華社力量

新山的舞龍文化,與新山古廟遊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雖然兩者看似沒有直接的交集,但卻有著無法分割的文化血緣。

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指出,該公會今年的活動,包括與大馬龍獅總會配合舉辦“夜光龍巡迴賽”,前者主辦后者主催,巡迴賽在柔佛州內四個地方舉行,最后一站是于11月6日在新山進行。

“舞龍是中華文化,這次的活動等同是為農曆正月廿一的古廟遊神熱身。”他強調新山中華公會傳承中華文化不落人后,通過古廟遊神凝聚華社力量,舉辦舞龍活動正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式。

年輕人有興趣才能傳承

13歲的小孩就可以學舞龍,但中北馬一帶舞獅氣氛旺盛,年輕一代比較愛舞獅,即使有心人努力推廣舞龍,也拿年輕人沒輒。

張榮興認為年輕人的興趣才是關鍵,舞龍文化推動者無法強求;而且,就團隊配合來說,舞龍練習的難度非小,現在舞龍也不像從前,只是純粹跑動,已經出現不少需要耗費力氣的花式,非常講究默契,可能因此讓中北馬一帶的年輕人怯步。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然舞龍不需耗費10年學習才能上場,但練習過程中,如提著龍頭龍身轉動,還要加上速度、跨躍龍身翻轉,皆有不小的難度,一場精彩的舞龍表演,絕不是短期內練成的。

“犯一個錯誤,一段舞龍表演就要重新再來。一個頓挫,后面的人就不能繼續下去,中間的人跳不到龍身,后面就會受影響。”

張榮興認為,舞龍需要毅力與時間練習,也需要有興趣才行。

新山古廟遊神舞龍隊雲集

華人對于龍的喜愛,可從許多成語、描述龍的尊貴、甚至古代中國以龍作為皇帝的象徵等看得出來。

但是,愛龍和舞龍還是有分別,舞龍需以行動表現,而且練習過程並不容易,只是南馬的舞龍文化似乎不受這些牽絆,反而大放異彩。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新山柔佛古廟的遊神活動,龍獅表演就佔了節目的三分之一,這是南馬舞龍文化盛行的證明,同時由新山中華公會和五邦(粵、閩、客、潮、瓊)會館主導的柔佛古廟遊行應記上一功。

“舞龍,全馬應該在南馬發揚的最好,柔佛有120個龍獅團體,武術龍獅皆聚合一起”新山中華公會名譽會長及執行顧問拿督林奕欽表示,在這之中又以新山的數量最多,約有60個左右。

147年的古廟遊神歷史世界知名,每年吸引近30多萬的國內外遊客,成功讓許多人發現龍獅文化的魅力,同時相對舞獅較弱的舞龍文化,得以推介給其他州屬的人民。

古廟遊神的龍獅隊中,舞龍隊至少有30隊,並且強調以創意龍呈獻,以此展現龍的特別之處,除了吸引本地舞龍隊創造出如噴火龍等的創意,也吸引了來自香港的龍隊,以香燭設計而成的香燭龍出現,成為民眾的焦點。

99條龍點晴申列健力士紀錄

推廣舞龍文化,需要用各種方式吸睛,為99條龍點晴,並申請健力士紀錄即是方式之一。

今年11月14日和15日,大馬龍獅麒麟總會聯合各有志于推廣舞龍的團體,包括全國龍舞總會、雪隆興閣龍獅體育會、國際福州龍聯盟總會、霹靂州龍獅總會、雪州青團運分會、雪隆精武體育會及大馬華人旅遊業公會,舉辦“群龍獻瑞躍大馬”大匯演演出,即是期望透過這類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大馬的舞龍文化。

張榮興指出,這類活動可以是大馬龍獅團或華人的大平台,讓全世界人知道,舞龍在大馬已在迅速發展。

這次的活動主要為99條龍點晴開光,但想要列入健力士紀錄,就要舞動每一條龍,依照健力士方面的要求,若是輪流舞龍,每一條需舞動5分鐘,累積下來可能要舞個半天。

“但我們要求5分鐘內三條龍一起舞動,這樣約3小時內舞完,然后就領取證書。”

這場大匯演除了舞夜光龍、高樁舞獅、傳統南獅、北獅、武術、廿四節令鼓、電音三太子、氣功、硬功外,同時也安排本地歌手駐唱,以期能引更多人對舞龍的關注。

冀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果說大馬舞龍集中在南馬,其中又以柔佛最為興盛,新山這個城市更是舞龍文化的心臟地帶。

“既然龍隊集中在新山,就希望可以發展成一個龍之都。”一直積極支持舞龍文化的拿督林奕欽認為,新山已具備成為“龍之都”的條件,因為不只有豐富的舞龍文化氣氛,也不乏頂級水平的龍隊。

新山古廟遊神活動給了舞龍一個平台,甚至把它推向另一個高度,現在需要深植人心,並且激起全國更多年輕人投入這個文化的懷抱中。

新山能成為“龍之都“,那是對這個城市高度肯定舞龍文化的加冕,林奕欽也希望舞龍能夠緊隨舞獅的步伐,成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動文化的另一個方式之一,就是為它正名,讓它受到國家認可,成為國家歷史的一部份,不管從文化或歷史角度,舞龍確實已具有這樣的資格。

新聞辭典

起源

龍乃中國四靈,即龍、鳳、麒麟、龜之首,人們視之為祥瑞之物,同時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相傳中國商朝已有舞龍(亦稱龍燈舞)出現,但有記錄的舞龍活動在漢代出現,以它作為祭祖、求雨的一儀儀式,后來轉而成為文娛活動。

信不信由你小故事

舞龍的來歷有這樣的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天,龍王腰痛發作,吃遍龍宮藥物都無效,唯有變成老人來到人間問診。

大夫把其脈后察覺龍王並非人類,后者唯有據實道出,並且變回原形;大夫從其腰間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大夫治療后痊癒。

龍王為表謝意,就答應說只要人類照他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因此,人們就以舞龍祈雨,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

日光龍

傳統的舞龍都在白天進行,稱為日光龍。

舞龍表演種類極多,常見的有火龍、草龍、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燭龍等近百種。

夜光龍

夜光龍又名螢光龍,1967年首次在新加坡繁花世界體育館內亮相,當時體育館內漆黑一片,當全身雪亮的遊龍在鼓樂聲中,轉動遊走,引起如雷掌聲。

由于夜光龍龍身以螢光材料涂繪,配上螢光燈具,舞龍者身穿黑色夜行服,只見龍舞雲宵,栩栩如生,精彩悅目。

如今,夜光龍已流行于我國、中國、香港、台灣、日本、印尼、泰國、菲律賓,甚至歐美國,已成舞龍文化的重要展現方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