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北.自製刻刀印床印石 藍俊新醉心篆刻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北.自製刻刀印床印石 藍俊新醉心篆刻

報導:沈俊榮
(峇株巴轄4日訊)30多年前自製木刻鎖匙圈奠下篆刻因緣,銷售員無師自通苦心鑽研篆刻藝術,利用工余時間捉刀刻石,迄今篆刻出約160個大小印章!



47歲的銷售員藍俊新,30多年前還在華仁中學就讀初中三,閒來沒事找了一塊地基木用刀片刻出浮面的“新”字,自制小小的木刻鎖匙圈,沒想到卻從此與篆刻結下不解之緣。

高中一時,從未學過篆刻的藍俊新,把一根鐵釘磨尖自製“刻刀”,根據小時候從外婆家帶回來的《千字文》臨摹,在一枚印石上刻下自己的姓名,篆刻出生平第一枚姓名印章。

雖然當時還是“菜鳥”,藍俊新卻懂得採用“朱文”及“白文”相間的構圖方式,雖然篆刻出來的印式不規範,但也算頗大膽創新。



藍俊新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當時還是學生仔,經濟能量有限,為了滿足對篆刻的興趣,他從峇株巴轄胡椒港老家附近就地取材,在路邊找到一些鵝卵石,用砂紙磨滑,隨興刻上“茶”、“虎”等字樣,自行摸索篆刻刀法。

收集許多印石

“后來,我慢慢收集許多印石(以壽山石為主),每次去中國旅行也會請人篆刻姓名印章,當作紀念品帶回國;有次父親到江南旅行,也請人刻了兩個姓名印章送給我及妻子。”

他說,當時是心想以后年紀大了,閒來沒事可以刻石度日、打發時間,所以到處找印石,也托朋友購買,結果收集了約60多枚印石。

藍俊新起初是用手握著印石篆刻,后來通過在嗎呷廠工作的堂弟自製“印床”,用來固定印石,鐫刻時更省力,也減少割傷手的幾率。

第2個印床也是藍俊新自製,后來隔了很久才買了一個篆刻專用的印床。隨后在網上認識居鑾畫家曾興隆,對方也送他一個印床及產自居鑾南峇山的“南山石”,從此開啟他與本地印石的機緣。

篆刻《心經》做慈善

因父親逝世每天誦念《心經》迴向,藍俊新一念善心決定發願篆刻《心經》做善事,結果用了1年時間,把全文268字的《心經》刻成54個印章,裱成印屏首辦《心經》篆刻展。

藍俊新父親于2009年逝世,當時以佛教儀式進行葬禮,本來對佛法一竅不通的藍俊新,開始每天誦念一遍《心經》迴向給父親,也因此熟背《心經》經文。

“原本我篆刻的印章以姓名章及閒章(包含名句吉語、齋館雅稱)為主,3年前我萌起一個念頭,想以《心經》為主題,就向法師發願要刻印《心經》印章做慈善。”

他說,去年農曆新年后,他開始“動刀”篆刻《心經》印章,起先用中國印石鐫刻,后來得到許姓商人送來馬山石,才改用馬山石,直到今年3月底,前后用了1年時間,正式完成54個印章的篆刻工作。

其努力獲得峇株巴轄維也納藝術學院院長郭柔瑩認同,特提供平台讓他主辦《心經》篆刻作品展,而藍俊新也捐出一幅《心經》印屏籌款做慈善,完成多年來的心願。

鋤頭把手陶瓷隨興刻字

除了石頭,藍俊新也採用南瓜蒂、鋤頭把手及陶瓷,篆刻出別出心裁的印章。

藍俊新別署“石城刀怪”,喜歡隨興而作、不按牌理挑戰高難度,除了前年用鋸斷的鋤頭把手刻字,去年篆刻首個南瓜蒂印章,今年也開始製作陶瓷印章。

他透露,試過各種石頭,發現只有軟石可“受刀”,最適合用來篆刻;但除了石頭,其他材料只要願意一試,一樣可成為篆刻材料。

“我最早都是篆刻姓名章及閒章,去年初開始篆刻有圖像沒文字的肖形章,圖樣包括阿彌陀佛、朱雀、佛手、菩薩、綠度母等,這類印章要求刀法更細膩。”

他坦言,從事篆刻工作,幾乎70%心力及時間用在鋸石及磨石,有時休息日從早忙到晚,只為了鋸出所需的印石。目前,他手上200枚印石,一半是自己鋸出來的。

“自己鋸出來的印石絕對獨一無二,每一枚紋路、石皮、色澤、形狀都不一樣,可以做成‘隨形章’,不必非方即圓。”

大馬盛產南山石受歡迎

刻印章用的印石多數產自中國,但本地也盛產一些適合篆刻的印石如“南山石”,頗受馬新篆刻愛好者青睞。

“南山石”產于馬來西亞,被用于篆刻創作約有20年,但只在南馬與新加坡一帶流傳。南山石質地介于壽山石與巴林石之間,擁有濃郁色彩,石質柔和細膩。

藍俊新說,曾興隆送給他的幾枚南山石,因數量不多,所以他不捨得用來篆刻,但他用其他印石篆刻的作品,一般都會拍照發送給對方,請他點評及指點。

藍俊新隨后接觸另一類源自大馬的印石,事緣一名許姓商人朋友送來3大麻袋石頭,他篩選出可用石頭后,以鐵鋸把石頭鋸成60多枚形狀各異的印石,作為篆刻《心經》用途。

“這些印石因源自馬來西亞山脈,因此被稱為馬山石。”

藍俊新《心經》篆刻作品展

日期: 2015年12月5日及6日

時間: 上午11時至下午5時

地點: 峇株巴轄維也納藝術學院 3A-5A,JALAN FATIMAH,83000 BATU PAHAT(天后宮隔鄰樓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