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让我陪你玩游戏
特约:莫淑卿
当孩子处在“刺猬模式”,处处与你针锋相对时,你是用何种方式来跟他们沟通?与其在那里苦恼,不如成为孩子的玩伴,一起玩游戏,从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人格与品性,同时还可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
我总是很喜欢问妈妈们,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十项全能,还是快乐成长呢?很多妈妈都会快速地回答“要孩子快乐地成长”。我坚信每个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当“快乐成长”的意愿,遇上了外人以“功能性”的眼光来评估孩子是否聪明或有用时,妈妈们的信念也会开始动摇了。
因此,比起游戏班,很多时候妈妈们愿意花钱学才艺班,无他,因为才艺可被评估,快乐却不能被评估,这样的风气造成现今孩子除了学校上课和补习外,还有无数的才艺班等待着他们。
内心里总有个疑问,这样的孩子会快乐吗?妈妈的答复可以分为好几种:一,没办法,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玩,只好花钱,既然花钱了,自然希望孩子有学习到东西;二,父母想陪孩子玩,可是不懂得怎样和孩子玩;三,孩子每次回家,都要求玩电脑或智能手机,情愿他去才艺班学习。
天下妈妈面对的挑战
不管是全职或职业妈妈,都面对一个挑战——怎样和孩子玩才是正确和有效呢?尤其是物价高涨的年代,人民纷纷地搬迁至公寓或较小的房屋,面对不到一千方尺的地方,如何与孩子玩得尽兴?
看到这本由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策划的《了解,倾听,陪伴:结构式游戏治疗之基本理念与实务》,封面的一段话:“从游戏中,孩子的生理,情绪、心智、社会行为都将获得成长。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开心,玩出信心,也跟陪着他们玩的人,玩出一段好的关系,这就是游戏治疗的功能……”内心感到很兴奋也非常认同,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不管是玩躲猫猫、家家酒,还是绘本共读,最重要的是玩出一段好关系!
这让我想起曾经接触过的一个男孩,他被家人认定无药可救,很爱发脾气,动不动就高喊妈妈偏心。刚开始时妈妈还耐心向他解释,可是男孩不能接受,依然故我,妈妈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只好用打骂的方式,希望可压制男孩,怎知竟然形成对抗的模式,男孩几乎每天都向妈妈宣战,导致妈妈身心疲惫,只好寻求辅导服务,希望彼此的关系可以和好。
游戏中寻觅人生道理
第一次接触男孩,他就像刺猬处在对抗的模式,犹如我和他妈妈是同一国来宣判他是有问题的小孩。当带他进入游戏室时,他很抗拒触碰各类玩具,一再询问是否会报告过程给妈妈听?我再三保证,所有的过程是保密的,他才释怀投入游戏中,而我只是在旁陪伴。
直到完成六次的游戏治疗后,妈妈表示男孩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彼此也多了很多聊天的机会,不会一直在争吵,妈妈很开心,终于看到母子的关系有进步的开始。如果询问我到底在游戏室里进行了什么?坦白说,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全心全意地陪伴男孩玩。
不过,这也让我体验到游戏治疗的奥妙,很多时候孩子不会记得和你玩过什么游戏或玩具,但他会记得曾经和你拥有过的美好时刻,在玩的过程里,孩子除了可以释放情绪,还能学习一些人生道理。
虽然家里很难空出一个游戏室,可是这本书里提及可用游戏袋取代,它提供一些基本的玩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概念,非常适合想要和孩子玩出一段好关系的妈妈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