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无弦琴── 动物人格化的登场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游枝:无弦琴── 动物人格化的登场

爱读漫画的人,从曾祖父那代到现在上小学的孩子,四代人、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没留意到漫画成功成长的最大因素,是动物会讲话这一创意。



在日本成长的德国漫画家韦贝(Verbeck),早在1903年画的漫画《The Upside Downs》,以一名小女孩在奇幻国度里的奇异经历为主题,故事中,古灵精怪的动物全都会说话,打开了人与没有言语能力的动物之间的隔离,故事变得丰富有趣,也令漫画作者有无限空间可发挥,而近一半以上的漫画,主角到配角,都以人格化的动物登场。

1909年,漫画家哈里曼(Herriman)的作品《Crazy Kat》,一只猫爱上一只老鼠,一对本性上死对头的动物之间的爱情,用人话作为沟通,令美国欧洲数千万漫画读者爱不释手。

漫画家蓝普(Lamb),1919年的创意作品《Pip、Squeok and Wildfred》,Pip是狗,Squeok是企鹅,Wildfred是兔子,牠们的行动、态度及说话全是人的模样。过后,漫画的世界,人与动物是平等相存的角色。



大同世界,早就在漫画世界实现了。

——漫画寻根(6)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