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宗B族鏈球菌病例 新國疫情全球最大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360宗B族鏈球菌病例 新國疫情全球最大起

新加坡近期爆發的GBS感染病例,第一次證實GBS可通過食物傳播給人類。(檔案照)
新加坡近期爆發的GBS感染病例,第一次證實GBS可通過食物傳播給人類。(檔案照)

(新加坡6日訊)新加坡近期爆發的“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疫情屬于“全球最大起”,這也是此類細菌首次通過食物傳播。



GBS感染病例今年上半年激增,新加坡衛生部7月證實,其中一些病例與食用生魚片有關。

今年至今,新加坡已出現360起GBS感染病例,其中約150起與吃下由淡水魚烹調的中式生魚料理有關。過去4年,新加坡每年平均只有150起GBS感染病例。

證實可通過食物傳播



引起新加坡多起感染病例的細菌,是GBS一個“菌株”(strain),稱為“第三型283序列類型(Sequence Type 283,簡稱ST283)GBS”。

《星期日時報》報道,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顧問醫生許勵揚透露,近日因ST283而爆發的GBS感染病例,相信是“全球最大起”。這也是第一次有證據顯示,GBS可通過食物傳播給人類。

“我們也看到,該GBS菌株可以非常嚴重感染健康的人。反觀多數可影響人類的GBS菌株,只會在新生兒或免疫系統非常弱的人身上造成感染。”

許醫生補充,隨著國家環境局禁止業者在生魚料理中使用淡水魚,GBS感染病例預料將下跌。

“如今造成感染的主要源頭,已隨著環境局的禁令而被封鎖,我們之后應該只會看到零星病例。GBS感染也不太可能人傳人。”

禁售淡水魚生魚料理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周六宣佈,即日起無限期禁止所有零售食肆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

小販攤位、食閣、咖啡店以及自助餐供應商,也得立即停售生魚料理,直到確保食材處理符合當局規定。

餐館可繼續售賣鹹水魚生魚料理,但須確保原料從養殖、捕獲、運送、儲藏到烹飪前處理等各階段,都符合當局規定。

淡水魚感染細菌風險高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昨天禁止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魚商公會主席表示,有可能淡水魚更密集化飼養,使細菌更快速繁殖,所以淡水魚受細菌感染的風險更高。

《聯合晚報》報導,環境局和農糧局的檢測顯示,在淡水魚發現的細菌顯著的比鹹水魚多,所以吃淡水魚受細菌感染的風險較高,環境局因此在新加坡爆發“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疫情的情況下,決定全面禁止售賣淡水魚生魚片。

傳染病科專家許勵揚醫生指出,淡水養殖的魚會在一個小地方大量聚集,所以細菌很容易生長。

榜鵝魚商公會主席林漢源則解釋,吃松魚、多曼魚和羅非魚等淡水魚之所以容易感染細菌,是因為人體內本身就是淡水,淡水魚帶有的細菌能在人體內的“淡水”環境生存並快速繁殖,使人體抵抗不了。

他表示,淡水魚更容易感染是一直以來都有的事,其他國家也面對相同現象。

鹹水魚生魚或藏寄生蟲

食用刺身、壽司也要小心,這類鹹水魚生魚料理可能含有寄生蟲。

傳染病科專家許勵揚醫生說,除了淡水魚之外,生吃鹹水魚也可能帶有風險,因為生魚中可能含有寄生蟲。

他透露,最普遍存在于鹹水魚中的寄生蟲,分別是“絛蟲”(tapeworm)和“胃尖線蟲”(anisakis)。

絛蟲可在人類的腸道內生長至數公尺長,它的部分生命週期是在鹹水魚體內度過,因此吃下生魚,意味著有被感染的機會。

胃尖線蟲則是日本刺身愛好者中,最常見的寄生蟲。被胃尖線蟲感染的人,症狀類似于胃潰瘍。

許勵揚醫生說,人們只要冷凍生魚,就可殺死寄生蟲。人們在家中也應妥善處理食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小販賣淡水生魚片利潤高

淡水生魚片更容易切片處理,利潤也比較高,因此多數小販售賣淡水生魚片。

新加坡魚商總會會長李文昭表示,很多小販攤位售賣的生魚都是松魚和多曼魚等淡水魚,因為這些魚比較容易切,也比較便宜。

他指出,松魚很多時候用來煮魚頭,剩下的魚肉因骨多難吃,就會便宜賣,因此賣松魚生魚片利潤也就較高。

把魚煮熟就可殺菌

只要把魚煮熟以殺掉細菌,不管是淡水魚或鹹水魚,都能安全食用。

榜鵝魚商公會主席林漢源表示,最近因生魚與GBS爆發疫情有關,有人擔心吃魚就有可能斷手斷腳,因此什么魚都不敢吃。

對此他強調:“只要是煮熟過的,什么魚都可以吃,因為烹飪過程就會把全部細菌殺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