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满山荒凉之地 女儿国捡玉石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来到满山荒凉之地 女儿国捡玉石

慕名而来的旅者,在这块宝地寻寻觅觅,希望捡到品质绝佳昆仑玉。
慕名而来的旅者,在这块宝地寻寻觅觅,希望捡到品质绝佳昆仑玉。

随团采访:吴菊君
部分照片提供:蓝杰豪
告别火焰山,一路西行,来到女儿国!



从新疆若羌到青海省花土沟的路上,车队来到一个叫女儿国地方,不见婀娜多姿的美女,看似满山荒凉的女儿国,却是一个捡石头和昆仑玉的宝地。

车队兵分四路碰碰运气,看看是否能捡到好玉回家,而这块宝玉之地,早已引来玉石爱好者一起来寻玉。

离开新疆若羌,车队来到青海省花土沟,其海拔是2000多公尺,意味着车队开始向高海拔之地挑战。



有高山症反应

从平地进入高海拔,一些队员已出现轻微的高山反应,筹委理事开始分配每人一盒红景天,叮嘱每天服食,因为接下来的行程,海拔会渐渐攀高,最高海拔高达4000多公尺。

少数团员的高山反应并没有影响行程,车队顺利来到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青海湖高度达3200公尺海拔。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之海”的意思,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已经开发成旅游区,7至8月份还举办环湖自行车比赛,吸引国内外自行车爱好者参赛。

可惜来到青海湖之时,天空灰暗,光线不足,未能拍出理想照片,车队在青海湖旁过了一夜;翌日清晨的青海湖柔和的光线渗透云层,青海湖显得宁静平和。

车队享用早餐后,启程前往甘肃省夏河途中,居然在青海湖旁惊见一大片只有在7至8月才会盛开的油菜花,队员欣喜若狂,到油菜花海与油菜花争艳斗丽一番,才满足上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部分僧侣抗拒被拍摄

拉卜楞寺对外开放旅游,纷涌而来的游客相信对寺庙僧侣的修行,造成干扰,部分僧侣对镜头甚是抗拒,甚至要求删除照片。

拉卜楞寺内有佛学院,佛学院内是禁止游客进入,游客只能止步门口,由于好奇游客都会站在门口观看僧侣诵经的情况,但相信站在门口的闪光灯,干扰了他们的修行,因而示意要求游客离开。

在参观途中,有队员因拍摄僧侣照片,被僧侣发现逮住,要求删除照片,我们被这举动吓著,恍然大悟僧侣不喜欢被拍,所以这是游客到寺庙参观时,必须注意的一点。

下次到访拉卜楞寺的游客,欲拍摄最好先征得僧侣同意,以示尊重。

酥油花巧夺天公之作

藏传佛教之一绝“酥油花”!

在拉卜楞寺,我们一睹藏传佛教一绝“酥油花”,这是藏传僧侣们的巧夺天公之作。

酥油花的制作原料是采用不易保存的酥油制作,而酥油是被称作“高原之舟”的牛奶提炼出来的牛油,是西藏僧俗不可缺少的酥油茶主要原料。

酥油花的组态画多与弘扬佛法理念或纪念佛教事蹟为主,寺内的每幅酥油花作品立体呈现,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由于酥油易变坏,需要僧人在间隔一段处理才能持续保存。

拉卜楞寺收藏逾万藏书

进入甘肃省,车队来到中国段行程首个藏传寺庙,即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由于是藏族自治州,队员已感受浓浓的藏传文化。

据记载,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立“拉章”,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拉卜楞寺喇嘛最多时达3000余人,该寺蒐集和保存的藏族文化典籍,是中国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丰富、齐全的。

据1959年的统计,拉卜楞寺各类藏书1万7833种,其中医药类262种,全集类1万2000种,因明类789种、密宗类735种、经咒类164种、传记类380种、天文历算类547种、修辞类108种,加上《甘珠尔》、《丹珠尔》以及宗喀巴等全集12000多部,所有藏书至少有10万多部。

乞讨者纠缠须警惕

乞讨者紧捉不放,还嫌钱少!

参观拉卜楞寺必须留意一点是,拉卜楞寺集聚了一些乞讨者,在参观途中,部分队员被年老的乞讨者紧捉不放,无可奈何下只能施舍打发。

负责向游客讲解的僧侣眼见这一幕,斥责乞讨者的行为,也令我们提高警惕。

这回要步出寺庙的小记,随即被一名年老的女乞讨者纠缠,小记也只好施舍打发。

此时另一个女乞讨者见状跟上乞讨,无奈小记钱包内的钱剩下不多,因此所给的数额不多反被嫌弃,要求跟前一名乞讨者的数额一样,但因就剩下那一点钱,小记唯有加快步伐,以摆脱纠缠。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