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滿山荒涼之地 女兒國撿玉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來到滿山荒涼之地 女兒國撿玉石

慕名而來的旅者,在這塊寶地尋尋覓覓,希望撿到品質絕佳崑崙玉。
慕名而來的旅者,在這塊寶地尋尋覓覓,希望撿到品質絕佳崑崙玉。

隨團採訪:吳菊君
部分照片提供:藍傑豪
告別火焰山,一路西行,來到女兒國!



從新疆若羌到青海省花土溝的路上,車隊來到一個叫女兒國地方,不見婀娜多姿的美女,看似滿山荒涼的女兒國,卻是一個撿石頭和崑崙玉的寶地。

車隊兵分四路碰碰運氣,看看是否能撿到好玉回家,而這塊寶玉之地,早已引來玉石愛好者一起來尋玉。

離開新疆若羌,車隊來到青海省花土溝,其海拔是2000多公尺,意味著車隊開始向高海拔之地挑戰。



有高山症反應

從平地進入高海拔,一些隊員已出現輕微的高山反應,籌委理事開始分配每人一盒紅景天,叮囑每天服食,因為接下來的行程,海拔會漸漸攀高,最高海拔高達4000多公尺。

少數團員的高山反應並沒有影響行程,車隊順利來到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青海湖高度達3200公尺海拔。

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之海”的意思,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它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青海湖已經開發成旅遊區,7至8月份還舉辦環湖自行車比賽,吸引國內外自行車愛好者參賽。

可惜來到青海湖之時,天空灰暗,光線不足,未能拍出理想照片,車隊在青海湖旁過了一夜;翌日清晨的青海湖柔和的光線滲透雲層,青海湖顯得寧靜平和。

車隊享用早餐后,啟程前往甘肅省夏河途中,居然在青海湖旁驚見一大片只有在7至8月才會盛開的油菜花,隊員欣喜若狂,到油菜花海與油菜花爭艷鬥麗一番,才滿足上車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部分僧侶抗拒被拍攝

拉卜楞寺對外開放旅遊,紛湧而來的遊客相信對寺廟僧侶的修行,造成干擾,部分僧侶對鏡頭甚是抗拒,甚至要求刪除照片。

拉卜楞寺內有佛學院,佛學院內是禁止遊客進入,遊客只能止步門口,由于好奇遊客都會站在門口觀看僧侶誦經的情況,但相信站在門口的閃光燈,干擾了他們的修行,因而示意要求遊客離開。

在參觀途中,有隊員因拍攝僧侶照片,被僧侶發現逮住,要求刪除照片,我們被這舉動嚇著,恍然大悟僧侶不喜歡被拍,所以這是遊客到寺廟參觀時,必須注意的一點。

下次到訪拉卜楞寺的遊客,欲拍攝最好先徵得僧侶同意,以示尊重。

酥油花巧奪天公之作

藏傳佛教之一絕“酥油花”!

在拉卜楞寺,我們一睹藏傳佛教一絕“酥油花”,這是藏傳僧侶們的巧奪天公之作。

酥油花的製作原料是採用不易保存的酥油製作,而酥油是被稱作“高原之舟”的牛奶提煉出來的牛油,是西藏僧俗不可缺少的酥油茶主要原料。

酥油花的組態畫多與弘揚佛法理念或紀念佛教事蹟為主,寺內的每幅酥油花作品立體呈現,人物形態栩栩如生,由于酥油易變壞,需要僧人在間隔一段處理才能持續保存。

拉卜楞寺收藏逾萬藏書

進入甘肅省,車隊來到中國段行程首個藏傳寺廟,即位于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拉卜楞寺。

由于是藏族自治州,隊員已感受濃濃的藏傳文化。

據記載,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立“拉章”,意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拉卜楞寺喇嘛最多時達3000余人,該寺蒐集和保存的藏族文化典籍,是中國各藏傳佛教寺院中最為豐富、齊全的。

據1959年的統計,拉卜楞寺各類藏書1萬7833種,其中醫藥類262種,全集類1萬2000種,因明類789種、密宗類735種、經咒類164種、傳記類380種、天文歷算類547種、修辭類108種,加上《甘珠爾》、《丹珠爾》以及宗喀巴等全集12000多部,所有藏書至少有10萬多部。

乞討者糾纏須警惕

乞討者緊捉不放,還嫌錢少!

參觀拉卜楞寺必須留意一點是,拉卜楞寺集聚了一些乞討者,在參觀途中,部分隊員被年老的乞討者緊捉不放,無可奈何下只能施捨打發。

負責向遊客講解的僧侶眼見這一幕,斥責乞討者的行為,也令我們提高警惕。

這回要步出寺廟的小記,隨即被一名年老的女乞討者糾纏,小記也只好施捨打發。

此時另一個女乞討者見狀跟上乞討,無奈小記錢包內的錢剩下不多,因此所給的數額不多反被嫌棄,要求跟前一名乞討者的數額一樣,但因就剩下那一點錢,小記唯有加快步伐,以擺脫糾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