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康熙走了,我們哀嚎甚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王振文:康熙走了,我們哀嚎甚麼?

陪伴電視粉絲度過12年時光的“康熙來了”,在2015年尾劃上休止符。最后一集節目在明年初播出。



康熙走了,我們哀嚎什么?

我是康熙鐵粉。不,我不是指雍正他爹,我是指由台灣首名公開出櫃男主持人蔡康永和愛襲男藝人胸部的辣媽徐熙娣所主持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

當蔡康永兩個月前宣布請辭,我身邊隨即一片哀嚎。我台灣朋友很不解:不就是一個盡談些沒營養的話題、消費藝人緋聞的節目?



我只能說:親愛的朋友,你不懂。就像一個每天吃慣山珍海味的人,又怎會懂得偶爾嚐到一片鮑魚滋味的滿足感呢?

我們哀嚎,不只是哀嚎一個陪伴了多年的節目終將結束;我們更是在哀嚎本地再怎么努力也製作不出同等水準的電視節目。歸根究底,這跟本地媒體圈養分缺失脫離不了關係。

所謂的養分,當然不是每天攝取綜合維他命就能補給的。言論自由,才是電視圈最需要的養分。

綜觀台灣電視節目,可談政治談緋聞談月經談性生活談婚姻平權談內幕醜聞談宗教談外省人VS本省人,甚至談換總統換政府。

當然,每家媒體背后必定少不了政治干預與經濟利益的考量,但是從所能碰觸的話題與尺度來看,台灣電視媒體無疑享有本地同業所無法想像的自由空間。這也難怪許多本地電視人感嘆道:如果我們能有他們的一半,那多好啊!

能有他們一半就好

不管是製作什么類型的電視節目,一旦言論自由遭綁架,這個不能提,那個不能談。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聊的了,卻又約法三章,只能點到為止,切忌踩過線。諸多限制,嚴格審查,主持人放不開,節目又怎會精彩?

當然,言論自由並非決定一個電視節目成功與否的唯一指標。另一個嚴重阻礙本地電視圈進步的關鍵因素,就是缺乏競爭。

本地六個免付費電視頻道,兩個屬國營,其余四個全歸首要媒體集團管;至於付費電視,Astro更是能名正言順地獨霸衛星電視市場直到2022年。

當電視人擁有“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觀念,當節目部採用“共享資源”的製作策略,當廣告部抱著“反正廣告商逃不出我五指山”的想法,當政府不覺得“壟斷”有何問題時,實在難以想像本地電視圈接下來還能有哪些作為。

也許,為媒體業制定一套“反壟斷法”,消滅媒體巨獸,提高本地電視市場的競爭,是將遍野哀嚎化作滿室掌聲的第一步。

然而,誰願意率先踏出這一步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