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碧君:勿把學好語文當災難
學好語文,尤其是掌握主要交流媒介語,在社會上肯定無往不利,學好國語,更是公民義務;只要學習態度正確,再艱難的語文,也不會成為學習的災難。
試想,在多元種族國家,各族公民卻無法以國語溝通交流,辦理公務時,有口難言,或處理政府文件時,又被一大堆的馬來文難倒,而要求助旁人,這種情況多麼尷尬,當事人也許會後悔求學時,沒有學好馬來文。
所有的小學都要學習馬來語,因為那是國語。但是,由於我國的建國歷史背景,馬來文在憲法中被列為官方語文,但其他種族沒有被禁止學習母語,而我國的華文教育,則托經濟與文化優勢的福,享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國民型小學的國文教學,也因此享有“特權”,可以採用與國小不同版本的國文課本,即國民型小學的馬來文課本,程度是比較淺的。
最近發生的統一國小與國民型小學國語課本事件,突出了教育成為磨心的問題,華文教育組織因無法放下歷史包袱而堅持認為,統一國文課本,是在為難莘莘學子;同時,國語課本問題,也成為政治領袖角力課題,若處理不當,則會節外生枝,演變成為強勢族群壓迫弱勢族群的課題。
放下“妄想被害”
教育發展必須循序漸進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這是拒絕學好語文,加強國文掌握能力的藉口嗎?當非馬來人學生也勇於到華小,使用相對陌生的語文學習,為何華人子弟、華教工作者,沒有這股勇氣?華教組織與華團有權捍母語教育,在要求政府一視同仁發展華教時,也應放下“妄想被害”的心理包袱。
華社領袖批評教育部的小拿破崙官員、批評巫統領袖種族主義時,被批評的官員與巫統領袖也許偷笑:你們學好國文才來理論吧!